【本報台東訊】台東仁愛國小校友陳樹菊,從小家貧,母親又難產病逝,當時她讀的國小老師曾伸出援手,如今學校需要經費蓋圖書館,為了回饋母校,她把辛苦存下的四百五十萬元捐出去,圖書館昨天落成,她開心地與小朋友分享閱讀喜悅。
陳樹菊四十二年前自該校畢業後,原打算繼續升學,但母親難產,家中繳不起醫院保證金延誤救治,母親及兩名腹中胎兒去世,陳樹菊悲痛萬分。她放棄升學,堅強地幫父親撐起家中的菜攤生意。
陳樹菊每天清晨三時起床,趕至果菜市場批貨,再到市場賣菜,直至晚上八、九時才收攤,四十二年來她一直守著菜攤,一個月才休息一天。她還姊代母職,幫忙拉拔三名弟妹長大,幾十年青春消逝,但她並不後悔。
民國五十八年她三弟就讀仁愛國小時,罹患流行性感冒病故;民國八十二年她父親因病過世;二弟接著車禍逝世;一連串的打擊讓她體會人生的無常,但仍堅信助人最樂。她遵照父親遺囑,先捐獻一百萬元給佛光學院,希望宗教力量對社會有所教化;民國八十六年體會失學之痛,她又捐贈一百萬元給母校作為學童急難救助獎學金;民國九十年捐贈四百五十萬元給母校建圖書館。
她一把菜僅獲利三至十元,仍省吃儉用,每天中午僅以便當果腹,晚上簡單吃了水果或泡麵。或許深刻體會人生的生老病死,陳樹菊看得很開,也非常「捨得」。
「我這雙手是真的在做事喔。」伸出粗糙的手掌陳樹菊笑得靦腆,她只是想讓大家知道,認真、確實工作才能實現理想,「以前想看書沒什麼書可看,現在要讓小朋友快樂地閱讀。」對於外界的讚美,她低調地說:「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