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凱平(安睿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近日媒體報導顯示,部分人士憂慮全球的經濟將出現衰退,究竟二次經濟衰退會不會來呢?
從歷史角度來看,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全球的經濟體系與金融市場相當不平靜。先是二○○○年的科技泡沫引發了全球股市大跌,導致經濟衰退,大跌後,全球政府忙著救市,好不容易把全球經濟情勢穩下來,可是好日子沒過幾年,緊接著二○○八、二○○九年,美國又發生了次級房貸問題,接著就引爆了全球金融風暴,不但全球各國皆受害,其後續效應持續延燒迄今。
這樣的市場表現可說相當反常,原因有二。首先,這兩次風暴對金融市場的衝擊之大,是歷史所少見;其次,在不到十年之內,全球接連發生兩次歷史少見的大跌,更是過去一百年以來所僅見。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金融市場脫序現象,就像人因生/心理系統失衡而生病一樣,是源自於全球經濟體系與金融市場失衡所致,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問題是過去一百年,這種經濟與市場脫序現象頂多是偶爾為之,但時至今日,全球經濟在快速發展及各種複雜因素交互運作影響下,造成失衡後脫序現象的嚴重程度及頻率提高。
因此,重點是全球的經濟體系與金融市場,往後仍然會因為一時失衡,持續發生脫序現象。
下次金融風暴或經濟衰退何時再來?
易經裡講否終則泰,斷言世上事是按照物極必反的規律在運作。好日子過完了接著就是苦日子;苦日子過完又是好日子,周而復始。經濟體系與金融市場,同樣也脫離不了這樣的運作規律。
大家該關心的問題是,在起起伏伏的規律中,到底該如何正確的自處,而不是去預測經濟衰退來不來或是何時來。
以美國股市過去一百年歷史來看,三分之二的時間,股市是多頭走勢,三分之一是空頭,正是因為這樣的規律性,美國股市指數長期走勢才有機會一路上揚。美國大壩研究公司的研究分析發現:美國股市二十年長期年均報酬率約在百分之十一至十二,遺憾的是,美國股票共同基金投資人,在過去任何一個二十年期間的年均報酬率卻不到百分之四。市場上明明有好的報酬率,投資人卻在複雜的心理因素作祟下,頻頻進出股市,以至於每年少了百分之八的利潤,這樣的機會成本昂貴到嚇人,但是許多人都不知道。
正確理財觀念不需要太多,也不會太複雜,最重要的就是要盡量做到:
1.確認自己的投資組合,符合長期投資風險管控原則。
2.不要怕短期虧損,更不要想在股市快速賺錢。
3.心情不受市場多空影響,盡量不做投資決定,少進出市場。
我做這樣的建議是因為下次經濟衰退何時會再來,對我們而言絲毫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認識市場的長期規律,具備良善的風險管理機制,然後忘掉市場短期的變化,而專注在長期的、確定的生活需求上,譬如晚年的生活準備。能做到這樣,你不但會很快樂,而且一定會有機會穩健實現你自己的短中長期理財目標,讓自己的人生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