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挽救海洋生態浩劫

 |2010.07.26
2323觀看次
字級

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日前提出警訊,澎湖縣望安鄉西吉嶼附近海域出現異常增加的棘冠海星(俗名魔鬼海星),數量已達大爆發情況,由於棘冠海星吃食珊瑚蟲,造成珊瑚大量白化死亡,學者認為已嚴重危及澎湖珊瑚生態。棘冠海星一向只少量分布,去年起大量增加,不僅在西吉及七美等澎湖南部離島海域,包括馬公的山水、烏崁及鎖港海域也可見,主因是人們大量捕捉它的天敵大法螺。

不只是澎湖的珊瑚出了嚴重問題,台灣沿海從南到北的珊瑚都面臨存亡,連遠在南中國海,從未開發的東沙島,學者發現由於來自大陸及香港為主的漁船侵入潟湖,非法毒、電、炸魚的結果,已使潟湖中的珊瑚被大量摧毀,當地已變成「珊瑚墳場」。珊瑚的種類從四年前的一百三十四種銳減到只剩下六十一種,魚類也由三百一十一種減少為一百一十八種,連如此偏遠的離島均如此,證明台灣海洋生態面臨浩劫。

台灣北部海域和大陸的東海相接,南部則與巴士海峽相鄰,由於水中溶氧充足,外海水質佳,近岸海灣內則潮汐海流平緩且穩定;加上整年陽光充足,溫度適中,是許多海洋生物喜愛的棲息地,北方魚群會集體遷移南下過冬,南方魚則會北上避暑;陸地營養鹽、有機質沖刷旺盛,加上沿海及海底湧升流區營養鹽充足,海洋植物群基礎生產力高,浮游生物密度也高,各項營造生態環境因子優良,因此台灣海域生物種類數量高、生物量大,擁有世界各地都羡慕的活潑繽紛海洋生態。

如今海洋被過度捕撈與非法毒、電、炸魚所重傷,被工廠汙染導致優養化所侵害,加上棲地被破壞,及氣候的異常變遷,已造成海洋浩劫。

當前政府急功近利與好大喜功,由於海洋是慢性死亡,一向不注意海洋的保護,因為耗資龐大,而成效一時之間難以得見,搶救海洋吃力不討好。但是政府必須正視這個嚴重的問題,台灣海洋生物種達全世界十分之一,包括已記錄大型海洋生物魚類一千五百種,海藻六百種,珊瑚二百五十種,軟體動物貝類二千五百種,甲殼類六百種,棘皮動物一百五十種以上。這些生物正大量絕跡,種類迅速減少。

此外,工業的過度發展汙染海洋巳到了極限,導致牡蠣變綠,文蛤暴斃;溼地、潮間帶等棲地消失。如何在海洋與工業發展間取得平衡,是世界各國最重視的事項。

國人愛吃海鮮,魚翅、鮑魚、黑鮪魚,東部的翻車魚都難逃一劫,愈稀少愈貴愈要吃,一張嘴吃得海洋生態大亂。

連橫先生在「台灣通史序」中就明言「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台灣的絕美在於四面環海,而且老天給了我們活潑繽紛的海洋生態、多彩美麗的海洋景觀,我們應該惜福,保護而非破壞,共生而非滅絕,台灣的海洋中若沒有了珊瑚,是我們最大的悲哀與羞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