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積極因應大陸招收台灣頂標學生

 |2010.07.27
1555觀看次
字級

今年四月,大陸國台辦正式宣布,將以台灣大學學測分數為依據,招收台灣的頂標學生

;三個月後,果然傳出有十二名學測七十級分以上的優秀學生決定走不一樣的路,選擇到大陸讀大學。國內的優秀學生跨海求學早就不是新聞,如今面對大陸有制度的搶人,台灣有必要以更積極的態度因應。

多年來,台灣已經有許多學生到大陸讀書,和目前這一波不同的是,過去台生到大陸是透過設在香港的港澳台招生辦公室舉行的考試。但考試的時間在七月指考前,不利考生準備指考;考試可在台灣報名,但考試地點在大陸、廈門或港澳,兩天考期勢必需要家長陪同。種種條件的限制,對台灣考生較不方便。

如今,二月考完台灣的學測,就可以用這項成績、在充裕的時間考慮下,甚至先到大陸了解想就讀的大學,然後向大陸最好的前一百二十三所大學提出免試入學申請。大陸為加強吸引力,台生學費比照大陸本地生,在在以吸收台灣優秀學生為前提。

因此,雖然大陸宣布的學測申請入學標準只是六十級分,但今年十二名已獲錄取並決定前往就讀的台灣學生都超過七十級分,申請結果都錄取上海復旦、北大、清華等大陸一流名校,國際排名超過台灣的大學。兩相比較,赴陸求學的吸引力愈來愈大。

不只到大陸求學,台灣學子的選擇愈來愈多元。台灣頂尖學生也面臨香港、新加坡等大學的招手,從去年開始,就有北一女等台灣明星學校的畢業生到香港或新加坡讀大學。

這些台灣頂標學生想進台清交成等傳統一流大學毫無問題,但他們選擇離鄉背井到大陸或香港、新加坡讀大學,主要原因是「環境」。大陸,不但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無數新興產業萌芽發展中,各大跨國企業也在大陸成立公司或設廠,這兩股趨勢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而香港和新加坡的國際化環境,更是未來到歐美等地發展的跳板,都顯然較留在本地有前景。

國內大學對這波新趨勢的發展,目前尚無反應,台、清等名校都認為,台灣的大學在師資、設備、教學方式及學風等方面,仍有優勢。但這些學校共同的附帶反應是「這只是短期優勢」,如果我們故步自封,三、五年後,台灣會有更多頂標學生外流。

國內大學不是不想、也不是沒有能力吸收大陸的優秀學生。但招收陸生的法案及對陸生的限制條款,已很難吸引優秀陸生,何況關鍵的「陸生三法」已經卡在立法院多時,每次提出就遭在野黨強烈反對,未來命運如何尚在未定之天。

培育人才是國家重大教育政策,但立法院不能冷靜持平的討論,屢屢陷入極端非理性的暴力對決。結果斷送的是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活水與動力;執政黨拿不出辦法,只有坐視國內高等教育危機逼近而坐以待斃。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這是自然求生法則。為了前途,父母、學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外在環境也急劇改變,國內教育政策豈能繼續原地踏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