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於本月二十一日簽署劃時代的金融改革法案,新設獨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為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開啟新紀元。
兩年前源自華爾街的金融海嘯在全球掀起驚濤駭浪,美國至少有八百萬人失業,數以百萬計的房屋價格慘跌,民眾身陷債務中,美國經濟陷入八十年來最大危機。華爾街引爆的大災難也讓自己嘗到苦果。向來崇尚自由經濟的美國,竟通過了一九三○年代以來最嚴厲的金改法案。歐巴馬向民眾表示,「這是美國史上最強大的消費者保護法,納稅人永遠不必再為華爾街的錯誤埋單。」
這項金改法案對美國金融業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主要內容包括:首次將華爾街大銀行掌握的六百多兆美元衍生金融商品交易納入規範;建立破產清算機制,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統籌,有權對瀕臨倒閉的金融業者清算,避免再動用納稅人的錢。在新法中,由前聯準會主席伏克爾提出,禁止銀行以自有資金進行與客戶無關的投機交易,這項「伏克爾法則」將大幅限縮投資銀行的獲利空間。
根據這項法案,未來兩年內,美國將新設獨立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首長由總統提名,經費獨立,隸屬於聯準會。此專責機構將針對各種金融商品訂定規範,要求金融業者充分揭露資訊,讓民眾在簽訂貸款契約或選擇各項金融商品時,有充分的參考依據。
許多金融業者的口頭禪是「以客戶利益為第一優先」,不過,實際上可能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今年四月中旬美國證管會控告高盛詐欺案,上周四迅速達成和解,原先態度強硬且堅持清白的高盛願付出五億五千萬美元罰金,並坦承在銷售複合房貸抵押債券時,未充分揭露資訊,誤導投資人。這項結果對華爾街金融業是當頭棒喝,也是證管會整頓華爾街的一大勝利。
這些年來,金融商品日新月異,不僅監理機關趕不上金融市場的創新;消費者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無法知悉其中隱藏的複雜陷阱,很容易變成待宰肥羊。這次金融海嘯,台灣也有數萬名消費者成為雷曼兄弟連動債之類的受害者,許多人當初因為聽信銀行理專的花言巧語,把大筆退休金與儲蓄投入連動債商品,以為是百分之百保本,最後卻隨金融海嘯變成泡沫。
面對層出不窮的金融消費糾紛,行政院金管會最初是站在金融業者那一邊,認為投資總是有賺有賠,投資人必須為自己的投資後果負責。然而,從高盛案的和解可以看出,在資訊不對稱下,即使是專業的投資人也會被坑,何況是市井小民。顯然,在台灣,保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不能只靠金管會。
歐巴馬的金改列車剛剛啟動,成效有待進一步檢驗,不過,其成立專責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的用心,則值得台灣借鏡。我們認為,政府應審慎評估成立獨立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以強化對國內消費者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