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寺廟應取消收費 廣傳佛法

郭書宏 |2010.07.23
187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曾到大陸宗教景點旅遊的民眾,想必遇過寺廟要繳費才能入內參訪的經驗。對此現象,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在日前舉行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呼籲,寺廟等歷史景點是老祖先留下來的,不該收高費用,而中國國家發改委聞訊也隨即回應,未來將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門票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且將大力推動免費開放制。

蔣孝嚴:

台灣沒有寺廟收費

針對大陸寺廟收費與景點觀光費用過高現象,蔣孝嚴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說,無論是宗教寺廟、黃山、張家界、九寨溝等自然景區,都是老祖先留下的文化資產,或大自然創造的景色,這是中華兒女所共同享有的,不應收取高額門票。

蔣孝嚴進一步指出,大陸多數寺廟都要收費,而台灣則沒有一個寺廟要收費。對此,普陀山管委會副主任周開龍回應,普陀山並沒有收取高額的門票,自上世紀八○年代對外開放後,每個寺院只收五元「香花券」,用於寺院本身的修繕。

對此,有大陸網友表示,「大陸旅遊經濟應與台灣接軌,將屬於全民所有的自然風景、人文遺跡回歸公益,取消寺廟門票,降低景區門票價格,以適應公眾消費能力。」

魏德東:

廢除收費制是時候

為什麼大陸的寺院普遍存在收費的制度?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魏德東教授日前發表「廢除寺廟收費制度,是時候了!」一文中指出,大陸在「文革」時期,宗教活動基本被禁止,但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的寺廟建築,很多因其歷史與文物價值得到保護而被「博物館」化,並因此開始有了收費制度。

「宗教景點收取門票,是一串複雜的利益鏈。」魏德東表示,地方政府圈起一塊風景優美、香火鼎盛的地盤高價賣票,幾乎是無本萬利,對寺廟而言,坐在門口收費,有源源不絕的收入,何樂而不為?

反觀台灣寺院的興建和修繕,靠的不是強制收取門票,而是憑藉善男信女的發心捐助,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陸不乏寺廟不靠收取門票,也能穩健維持寺務的運作,像是中國著名佛教聖地平頂山境內的「佛泉寺」,擁有世界第一高的銅鑄立佛—「魯山中原大佛」,入內參觀不僅免費,也進而帶動當地觀光產業發展。

徐紅麗:

沒門票遊客更發心

天瑞旅遊集團徐紅麗表示,大陸宗教景區收費似乎是歷史留下的制度,內地並不足為奇。她表示,寺廟收取門票費用也絕非胡亂開價,而是需要呈報地方政府與宗教部門的核准才得以施行,但若寺廟資源充裕,也可選擇不收門票,而魯山中原大佛則是不收取門票的代表之一。

徐紅麗表示,魯山中原大佛高兩百零八公尺,是一九八八年由河南省平頂山市天瑞旅遊集團、企業家李留法捐款投資,歷經十二年興建完成,且在二○○八年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等諸山長老聯袂為大佛開光。

「正是因為星雲大師建議,促成魯山中原大佛不收取門票的制度。」徐紅麗表示,大師基於弘揚佛教的立場,建議參訪魯山中原大佛不收取門票,而寺方也樂見佛法因此能更為廣傳,進而帶動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

原本抱持為佛教、為眾生而「付出無所求」,但寺方卻有了意外的發現

:「雖然少了門票的挹注,但廣大遊客發心捐獻的香油錢,卻不亞於門票收入。」徐紅麗表示,若各寺廟經費允許,實應仿效台灣各大小寺院不收費的制度,讓大眾能多些機會親近寺院道場,聽聞佛法、同霑法益,如此人心才能普遍淨化,社會也才能更祥和。

李江:

降低門檻佛法更普及

「像內地有許多地方政府為推廣文化,當地美術館也是不收費。」本身是大陸籍的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李江表示,在他印象中,不乏佛寺是不收費的;若能降低入寺禮佛的門檻,像是免收入寺門票、提高參訪佛寺意願,相信對佛法的普及有相對幫助。

對於開放寺廟不收費的相關制度,魏德東教授也表示,寺廟與風景區不應該收取門票,而隔絕人們與自然、歷史、文化、信仰與宗教的聯繫,其代價又豈是區區幾個門票錢所能補償的。

對蔣孝嚴和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中國國家發改委日前也作出回應,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對各地門票價格管理的指導和監督,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門票價格過高、過快上漲,且將大力推進遊覽景點免費向社會開放,引導遊覽景點發展多種經營,擺脫「門票經濟」的發展模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