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及馬來西亞華人醫療隊,合組慈善義診團,採購了五十多箱藥物,前往拉達克為村民義診。圖/人間社記者王靜誼
【人間社記者王靜誼印度報導】佛光山印度德里文教中心及馬來西亞華人醫療隊,五至十四日前往拉達克平均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的Padum村、Raru村、Zangla、Zangla Government中學四個地區,展開為期十天的慈善義診及衛生教育宣導活動。
十天為1500人看診
義診團的醫生是由馬來西亞外科醫師楊立前、牙科醫師葉淑霞,及上海的外科醫師董昭、陳瑜及內科醫師顧宏剛所組成,團員有印度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進寶教士、德里佛光青年,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佛光青年,總計為一千五百人看診。
由於當地醫療物資及設備匱乏,義診團隊採購了五十多箱的所需藥物;準備一百四十份牙刷、牙膏及書包與當地學生結緣;為因應高海拔地區強烈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團隊也準備了六十副高紫外線保護鏡。
跋山涉水繞山崖
慈善義診團隊五日啟程,搭飛機,又乘車繞著山崖,路過危險顛簸的石子路及冰雪融化的小河流,八日凌晨安全抵達拉達克Padum村。八日一大早,隨即展開普通外科、內科、小兒科、口腔科及婦科等義診工作。
當地是以拉達克語為主,兩位印度青年協助國語跟拉達克語的翻譯,還有兩位青年進行拉達克語翻英文,英文再翻中文的方式進行看診。
美德醫師共襄盛舉
在開診前,已有五十名病患排隊等候;因害怕失去看病機會,每一個人都緊抓著前面的人。慧顯法師感慨說:「雖然我們只能提供短暫的醫療服務,但是我們沒有放棄任何一位病患,看到這一切,感覺冒著生命危險跋山涉水而來是值得的。」
開始看診沒多久,兩位美國籍及德國籍醫師,正好前往找院長,看到大排長龍病患,立刻投入小兒科及外科的看診行列。兩位醫生說,有機會參加這個活動真的很幸運,「慈悲把我們聚集在這裡。」
老夫妻走3天就醫
九、十日義診團繼續前往Raru村、Zangla進行義診,陳瑜醫生視情況亦進行出診,盡最大的努力服務病患。義診結束後,醫療團將剩下的醫療藥品贈送給當地的醫療中心,希望幫助更多病患減輕痛苦。
兩位八十五歲老婆婆忍著關節疼痛,拄著拐杖走了兩個多小時抵達義診中心,看完病後對義工說,她因為生病很不開心,但看完醫生拿完藥變得很開心。
另一對老夫妻走了三天的路才抵達義診中心,慧顯法師聞訊,詢問醫生是否能多給一些藥,經過醫生評估,給這對老夫妻多一點幫助。
病人醫師同感歡喜
看到病患走出診間,拿到解除身體苦痛的良藥,不但病患受益,每一位義診團的成員也都深深感受到布施的歡喜。
義診團十一日於Zangla Government中學安排衛生教育活動,當天是星期日,仍有一百四十位學生參加。佛光青年以英文及拉達克語雙語教學,教導團體動力學、觀察力遊戲、武術等課程,也教唱青年自創的印度版三好歌,並解釋三好的意義與好處。
贈牙刷教衛生習慣
隨後醫師教導大家如何正確洗手,宣導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的衛生習慣,等到大家都完成洗手動作之後,才提供免費的營養午餐。葉淑霞牙醫亦教導小朋友正確的刷牙方式,同時送一百四十支牙刷給學生。
德里文教中心準備一百四十個書包跟學生結緣,期許他們能在學業上更加精進,把「三好」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