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培養優秀的溝通者

趙文瑜 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2010.07.20
753觀看次
字級

有一天,當孩子們一起畫畫時,Sabrina告訴Christopher:「如果你不把蓋子蓋好,等一下你就去坐外面的椅子。」Christopher的表情告訴我,他一方面被姐姐的威脅嚇到了,一方面又不滿姐姐對他的說話態度。因此,我告訴Sabrina:「如果你可以告訴弟弟,筆蓋沒有蓋好,乾掉的話,下次我們就沒有這個顏色可以用了;這樣,弟弟應該更願意接受吧!」Sabrina聽完以後似乎覺得有道理,就重新跟弟弟說了一遍;Christopher接收正確的訊息,緊繃的情緒化解了,也順從了姐姐的提議。

恰巧,Sabrina的學校裡,最近也進行著同樣的活動。學校老師規畫了一個主題:讓孩子練習如何在教室裡,透過語言和同儕進行有效的溝通。

老師先透過各種方式引導孩子,並提供一些策略,幫助孩子了解基本的說話禮儀,包括:「應該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當別人說話時要專注的傾聽」、「從別人的談話中找到關鍵的問題,延續話題的核心,並討論出結果」……,並分組進行演練,讓孩子在團體中有效的溝通,並創造出更豐富的話題。

我覺得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練習。因為即使在職場上,我們也會發現許多會議上的討論,通常因為立場或部門的需求不同,針對同一個主題,卻有雞同鴨講的狀況出現。

因為某些人根本不在乎別人說些什麼,他們只是想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也不一定能站在別人的立場,或者用更客觀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如此,就很容易變成一個沒有效率,也做不出結論的會議。

幾年前,我在一家主題教學的校園中,看到幾位大班的孩子進行討論,指導教授說,現在的孩子多半是獨生子女,因此,我們會輪流讓孩子當leader,也讓孩子學習當follower。孩子們可以在會議中表達意見,但整場會議需要聽從領導人的指示,誰都不能破壞議程,一旦決議通過,接下來整組人員就要當螺絲釘,遵守結論。如果你真的想要推翻建議,也可以另外發起一次小型的辯論會議,爭取別人的支持,若會議中有任何爭議,則由老師出面協調。

許多大人一定覺得,孩子怎麼可能做到,然而,當我們事先為孩子做足了準備(說明、引導、示範),孩子甚至做得比我們更好。而這樣的會議如果帶到家中,也是不錯的溝通方式,新竹有一位功文輔導老師,從孩子很小時,就每周召開家庭會議,孩子和父母輪流當主席。會議中,孩子可以提出他認為所有不合理的事情,透過有效的溝通,讓爸媽清楚理解孩子心中的感受。

孩子從小在說與聽、leader與follower的練習中,誰說,他們不會成為優秀的溝通者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