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藝術家梵谷也深受精神疾病困擾!」署立嘉義醫院最資深的志工林淑惠,是紙黏土教師,受梵谷影響,九年前,想在精障患者中,尋找創作靈感,發掘「梵谷」藝術家,至今不間斷地義務教導精障患者,製做紙黏土飾品,幫助患者復健。
五十多歲林淑惠於二十多年前,就成立紙黏土工作室,是嘉義最早從事紙黏土創作的藝術家,九年來,她每周撥出半天時間,教精障患者做紙黏土,雖然沒有找到現代梵谷藝術家,卻教出興趣,有人覺得她教導精障患者,具有危險性,可能被攻擊,但林淑惠說「不會危險,我反而覺得患者很可愛,有話直接講」。
林淑惠表示,教精障患者唯的一缺點,就是沒有成就感,因為怎麼教都一樣,後來心態轉變,「讓患者心境快樂,就是最大成就」,教他們也成了她再進修的動力,逼自己學新的紙黏土藝術品,教這些學生,希望紙黏土教學,能夠對患者復健有所幫助。
嘉義醫院精神科醫師許哲華說,讓精障者學習紙黏土,主要是維持手部細部的功能,同時訓練手腦協調功能,幫他們建立自信心,自我肯定,減輕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