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外最新研究發現,抽菸與缺乏維他命D,可能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建議患者應改變生活習慣,及早發現治療,仍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發炎,特別好發在手、腳、膝蓋等關節,患者會疼痛不堪,甚至導致關節永久受損、功能喪失、殘廢。目前造成因素不明,醫界認為與遺傳免疫系統運作不正常,以及後天病毒感染有關。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抽菸與婦女缺乏維他命D者,易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篇論文發表在關節炎暨風濕病期刊(Arthritis & Rheumatism),引起討論。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羅淑芬表示,抽菸者吸入太多化學物質,長期下來導致免疫失調、發炎,容易誘發此疾病;維他命D原本就可調節體內免疫系統,一旦缺乏,將會容易得到骨鬆、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其他免疫失調疾病。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說,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約有五萬二千人,發病高峰期大多在三十至五十五歲間,女性患者又比男性多;而目前除了止痛藥外,生物製劑的研發,已可完全改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命運。
他也建議患者若清晨醒來關節僵硬、腫脹、容易感到疲倦、身體發熱,甚至體重下降、沮喪,就應找專科醫師評估診斷,盡快治療,可減緩疼痛、降低關節受損機會,甚至回到正常生活。
亞太風濕病學會聯盟(APLAR)即日起在亞洲推廣「My Day for RA」活動,患者可透過網路填問卷,訂出個人化治療計畫,更了解自己的病情,找出與疾病共存的治療方式。中文版網站八月上線,網址:www.mydayforrainas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