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植物保護學家經過三年研究,完成在新疆馬鈴薯甲蟲的監測防控技術網路,為新疆和甘肅之間豎起一道「防火牆」,阻擋外來蟲害繼續向內地蔓延。
新華社報導,新疆農業科學院七月初宣布,中國植物保護學家成功地將馬鈴薯甲蟲災害,控制在新疆木壘縣博斯塘鄉三個泉子村以西,有效阻擋馬鈴薯甲蟲向內陸蔓延。
有馬鈴薯「殺手」之稱的馬鈴薯甲蟲是茄科蔬菜第一大害蟲。除對馬鈴薯造成災害外,還危害番茄、茄子、辣椒、煙草等作物。
這物種最早發現於美國,目前見於美洲、歐洲和亞洲四十多個國家地區。新疆伊犁河谷和塔城盆地在一九九三年首次發現馬鈴薯甲蟲蹤跡,目前已擴散至天山以北農牧區。蟲害會導致馬鈴薯減產三至五成,嚴重時甚至會大面積絕產。
中國在二○○八年斥資近人民幣兩千萬元,在新疆啟動馬鈴薯甲蟲防控研究。
新疆農業科學院觀察中國馬鈴薯甲蟲的發生區域,並篩選出有高引誘性的寄生植物揮發物,首次人工合成馬鈴薯甲蟲聚集素。同時研發出具抗蟲基因的馬鈴薯品種,而後建立覆蓋中國馬鈴薯主產區的監測防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