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去西雙版納旅行,趕上了傣族的傳統節日———潑水節。之前聽過傣族的潑水節好似漢人的過年,歡樂氣氛可以持續三到七天。
記得那一日清晨,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街上已人流如織,歡聲如歌。只見傣族的男女老少身著盛裝,手捧鮮花,肩挑清水,前往附近的寺廟浴佛,紀念天神英達提和魔神捧瑪點達拉乍七個大義滅親的女兒。
迨儀式結束,為人所熟悉的潑水狂歡才宣告開始。人們邊說著吉祥話,邊輕輕揮舞手中竹葉、樹枝,蘸著盆裡的清水,往對方身上灑。灑著灑著,參與的人們不再顧忌,熱情地遺落下手裡的竹葉或樹枝,互相追逐嬉戲,一場水戰拉開了序幕。只見前後左右,晶瑩潔淨的水花四處飛濺,如一朵一朵盛開的白蓮,壯觀且美麗。不一會兒,人們全淋濕了,但臉上都洋溢著盡是幸福的笑靨。
這一場景,讓我回到了童年。記得那時,每逢夏天,村裡的小夥伴們就會聚在一起打水仗。多麼無憂無慮,多麼無所顧忌,多麼自由愜意……。
剎時間,身已淋濕的自己,滿心盡是平和與歡悅,也浸染了他們的幸福。受這氛圍感染,我也加入了潑水的隊伍,任聖潔的水花淋遍全身,生活裡的沉重、汙穢與煩惱,當下真如一一讓清水洗淨、帶走。
狂歡過後,人們自主地圍成一個圓圈,在鋩鑼和象腳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有的跳著「孔雀舞」,有的跳著「玉臘呵」,有的即興而跳。他們以這種獨特的方式,歡慶著屬於自己的節日,歌唱著過去與現在的生活,也對未來許下美麗的希冀。
今年春天,雲南地區遭受幾十年一遇的特大乾旱,適逢一年一度的傣族潑水節,不知那些遠地的朋友,在這個節日,是否有更多的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