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酸酸的蘋果、甜甜的蘋果、脆脆的蘋果、紅紅的蘋果。」聽覺口語師堪稱是世界上「最愛碎碎念、最囉嗦」的老師了,每教導聽損兒一個詞彙,他們就要運用豐富的形容詞天天講、不斷地講、講到聽損兒煩到說:「我知道了啦!」還是要講!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的聽覺口語師賴紀閩就笑著說:「他嘴巴上說知道,我怎麼知道他真的理解呢?而不斷地講,還有助記憶學習!」
聽在正常人耳裡,可能會受不了,天底下居然有這麼煩人的老師,一直念就算了,還慢慢念?但對戴著助聽器的小朋友來說,卻是必上的課程,不只聽覺口語師要反複講話刺激他們使用聽力,老師還要教導爸媽,用一樣的方式「對待」他們,因為家庭參與是小朋友聽力和口語能力進步的動力。
除了接受碎碎念,他們還得練習收聽廣播、想辦法提升說話次數和清晰度,以及分辨究竟該聽誰說話。
在口語師的課程之中,賴紀閩說,常常遇到小朋友已經快五歲了,但爸媽仍過於溺愛,給予的口語刺激不夠,例如總是用「手手來、吃飯飯喔」的語氣和小朋友說話,對聽損兒來說比較不妥。在沒有適當的訓練之前,認知能力有限,而習慣傾聽,對周遭事物比較好奇,也比較能開啟智慧。
聽覺口語師是一個獨特而有意義的職業,目前只有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進行這樣的免費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