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由於大陸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減少,導致藥材價格不斷攀升,甚至有一些不法份子趁機造假,牟取暴利。香港《文匯報》報導,在昆明的中藥材市場上,就有白花花的蘿蔔被當成野山參賣。
在昆明市菊花村的中藥材市場,許多店內都有銷售人參和野山參,低則人民幣數百元,高者數千元。有店主表示,幾百元的人參經過包裝,檔次跟幾千元的沒什麼兩樣。
當地居民王女士說,她之前在當地中藥材市場,花了人民幣三百元買一株野山參,回家後燉出來的「山參」竟有股白蘿蔔味道。
為辨別野山參的真偽,王女士到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請專家鑑定,結果,證明所買的「野山參」只是普通的白蘿蔔。
據報導,除野山參外,鹿茸、藏紅花、靈芝、天麻等名貴中藥材的價格也是天壤之別,不懂藥材的買家單從藥材外觀來看,根本區別不出優劣好壞。
藥檢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假冒藥材品種繁多,包括用塑料做出的「羚羊角」;貓皮包牛骨成「虎骨」;銀耳、豬皮冒充燕窩;玉米鬚冒充藏紅花;老鼠皮冒充鹿茸等,只要經過整染,一般人根本無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