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大安禪師前去參謁百丈懷海禪師,問說:「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
百丈禪師譬喻說:「類似騎牛覓牛。」
大安禪師再問:「識得佛後又如何?」

百丈禪師答:「如人騎牛回家。」
大安禪師追問:「不知道應如何保任?」
百丈禪師開示:「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其犯人苗稼。」
大安禪師聽後依此修行,使心念不向外馳求。後來同參靈祐禪師在溈山開山建寺,大安禪師也前去躬耕助道。靈祐禪師圓寂以後,大眾便推舉大安禪師擔任住持。(圖/李蕭錕)
大安禪師晚年回到福建,駐錫於怡山禪院,終日端坐,不言不語,無所事事,大眾背後稱他為懶安禪師。
有一個禪僧就曾質問:「終日不言不語,如同木石一樣,難道那就是禪嗎?」
某天,大安禪師集合大眾,宣告說:「從今天開始,請大家跟隨我終日靜坐,不言不語,只要三天,當可令大家識得自己。」
可是,大眾才靜坐了一日,就抱怨腰痠腿痛,第二天紛紛請求作務,不願靜坐。大安禪師這時告訴大眾:「老僧坐一日,勝過千年忙。」
大安禪師不是一個懶者,他年輕時協助靈祐禪師開創溈山,終日耕作。雖然搬柴運水是禪,但禪不等於是搬柴運水。作務是禪,端坐亦禪;語言是禪,不語亦禪;動固是禪,靜更是禪,何必將語默動靜分割?何必將忙閒看作兩件事?
騎牛覓牛,皆因不識自己佛性,騎牛回家,就已經萬事放下。《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是故大安禪師有「老僧坐一日,勝過千年忙」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