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義--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保健之道

邱正文 |2006.06.21
393觀看次
字級

睡眠醫學是一個較新的領域,對於所涵括疾病潛在危險性的了解與治療方法,是近年來才突飛猛進。在這之中,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是較困擾民眾的病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症狀,包括打鼾、呼吸中斷、睡夢中驚醒、睡眠不足、睡不安穩而造成白天嗜睡等。而臨床發現,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病患在睡眠時,易因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造成各種後遺症,甚至威脅生命。

此外,長期忽略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而不治療,可能引發的合併症包括高血壓、心肌梗塞、心臟血管方面病變與中風,嚴重甚至可能猝死。

在生活上,應將體重控制於合理範圍、養成運動習慣、戒菸、避免吃宵夜、睡前避免喝酒及服用鎮定劑、改變睡覺姿勢;最好採側睡而避免仰睡,且須有足夠、固定的睡眠時間等,對單純性打鼾或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病患,皆有幫助。

同時,由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症狀不明確,常被忽略;事實上,此症不但常見,且對自身或他人皆有生命危險,是隱形殺手。因此,當周遭親友為習慣性且因量大的打鼾所困擾,應盡速尋求醫師診治。

針對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病患,建議幾項日常保健之道:

一、保持規律生活,有足夠的睡眠,且忌熬夜:

(一)睡前四小時勿飲用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茶、可可、可樂、巧克力或鎮靜劑、安眠藥等。

(二)香菸含尼古丁,會影響睡眠。

(三)睡前六小時勿飲用含酒精類飲料。

(四)白天規律運動有助睡眠;但睡前六小時勿劇烈運動。

(五)睡前勿吃太飽,以免消化不良;睡前可喝少量牛奶。

(六)安靜與昏暗房有助睡眠。

(七)減少白天小憩,非睡覺時間勿躺在床上。

二、睡姿最好採側睡,避免呼吸道阻塞。

三、維持理想體重。

四、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時,應盡速就醫,並安排睡眠生理檢查。

五、檢查後,由醫師評估睡覺時,是否須使用正壓呼吸器。

六、由耳鼻喉科醫師評估睡眠時呼吸道阻塞部位(可能須安排詳細鼻咽喉內視鏡檢查或X光檢查),依阻塞嚴重程度,選擇適當手術治療方式。

(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耳鼻喉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