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知道 雨什麼時候要停

文/鹿憶鹿 繪圖/郭曄 |2010.07.06
672觀看次
字級



家裡那個小孩對蟲鳥有濃厚興趣,對幼兒園老師講解台灣五大毒蛇的外形特徵差異,知道小莊阿姨一見蛇蟲就嚇得神智不清,連課本上的圖案都要遮起來,他卻動不動就拿圖鑑出來欣賞,順便向小莊阿姨推銷,看龜殼花多漂亮!

到我研究室來,門口的櫻花樹、李樹上有蜥蜴爬著,顏色與樹幹無異。他臉上立時充滿神采,如見平生知己,輕輕撫觸一隻三十公分左右的長蜥蜴,甚至移到手臂上帶進研究室,蜥蜴順服地趴著。我驚駭大叫:不要帶進來,跑到書櫃裡就找不到了。

他一臉無辜,趕緊為蜥蜴辯護 :他很乖很可愛,不會亂跑。放回樹上,蜥蜴好整以暇地繼續爬著。每次來研究室,總在門口看蜥蜴,他一來,我才知原來蜥蜴很多,平時只見到台灣藍鵲停留,或白鷺鷥誤入庭園,那麼巨大的鳥,要不看見很難。可他對蜥蜴與獨角仙、鍬形蟲或天牛更有興趣。

在樹下見到紅圓翅鍬形蟲,帶回家,慎重其事地為牠拍照留念,再送回外面的樹上。陪他去外面找朽木,陪他去「蟲磨坊」換菌絲瓶,陪他迎接長頸鹿巨鍬的孵化。

二○○七年八月,在日本叫津和野的小城,在到處都有「渴水」訊息的乾旱季節,去看森鷗外的故居。只記得一個小橋邊的樹下,遇見一隻鍬形蟲,他那樣叫著跳著,好像在異國與知己的重逢。

八歲,在客廳小水池,養了幾條孔雀魚,寒流來時,孔雀魚死了幾條。我看新聞,領導人說不喜歡台灣而覺得中國比較好,太平洋沒加蓋,意思是,要跳海自殺的老百姓請便。轉頭看了他嚴肅哀戚的臉,不發一語,流著淚,淚水滴到水池裡,一滴,一滴……

後來再不養魚,是難以承受死亡的悲傷?撿回一小隻受傷的、已不太靈活的扁鍬形蟲,細心呵護了兩天,扁鍬還是奄奄一息,終至不動。他喃喃自語:也許我害了他,如果不撿回來,也許還會活,也許傷口會自己好,也許會自己找吃的。痴情,深情,或是與生俱來。

他十歲,或更小,一面拼地板上的五百片拼圖,一面轉頭對著電視的意外新聞,軍隊中的教練飛機失事撞死受訓的軍人,家屬要求國賠。小孩愣住了,為什麼人死了可以用錢賠?人的生命要賠多少錢?

是的,生命無價,豈可以金錢賠償?如何告訴孩子,無奈的人事,荒謬的社會,我們找不到更好的生存方式。

不管你辭窮,他繼續追問,每個人的生命都屬於他自己,他死了,錢要賠給誰?我們從未想過,原來當生命終了,有一筆賠償,或所謂的撫恤金,是給他的父母,或者,死者的小孩。我們如何想像?父母在肝腸俱裂、心碎淚乾的喪子之痛後,竟有一大筆金錢可改善所謂的生活。

我呆立在窗前,想起一個更小的孩子的聲音,是兩三歲的光景,他看到遠遠飛去的鳥,指著門口的樹說:「他為什麼一直站在那兒?為什麼不飛走?」小孩也有一種想要旅行的心情嗎?像飛翔的蒲公英種子。是的,他問,樹,會不會想要飛走?飛去一個自己想站立的地方,比如一片更廣闊的森林,還有一方小小的湖。樹上有更多的鳥來做巢,而鳥,看到蝴蝶低低飛,停在一朵花上。樹,一定要站在很多車子經過的很吵很吵的地方嗎?

你想去另一個家嗎?我陡地一驚,想起小時候,常常要離家出走的心情。

不,自己的家最好,不喜歡長大,當小孩比較好。他說時帶著一種早熟的無奈神情。幾天前,老師讓他們參加一個叫什麼「消費咕咕樂」的電視節目,大家猜物品價格,猜對可以帶回家。主辦單位明目張膽地在孩子面前,先給參加的藝人正確底價。有小孩猜中宣稱上萬的對表,宣稱三萬的冷氣機,過了兩天,主辦單位說,一切都是演戲。一連幾天,他一直問:很多事都是假的嗎 ?我想起他的一張面具畫作,一半是鮮血似的紅,一半是冷冽的深藍,水與火,小孩也有難以言喻的內心衝突?

兩人坐在窗前的高腳椅上,望著窗外雨滴在白←樹的葉上。雨,沒有要停的跡象,蟬鳴開始響起來,夾著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心開始有些浮躁,身邊的小孩更是按捺不住,身子一直往前趴,想更看清外面的雨滴。「白←樹為什麼一點也沒白,不就是綠色樹葉,咖啡色樹幹嗎?」「奇怪了,怎麼要叫小黃瓜?明明就是綠得要命,深綠瓜才對。」「反正叫綠瓜你也不會吃的。」開始發表意見,就是有重大議題要宣布。果然,他正襟危坐起來。

「我可以去原住民公園打棒球嗎?」

「不是在下雨嗎?下大雨怎麼打球?」他搭公車去四公里外的故宮旁的空地打棒球。

「不會,雨快停了。」

「你怎麼知道?」我看看還有一些烏雲的天空,不太相信天氣會放晴。

去打球沒關係,下大雨了就停止。要他帶把傘,他卻連傘都不帶。

「雨快停了。昆蟲都在叫,他們好開心。昆蟲知道雨什麼時候停?昆蟲比我們敏感。」

在石頭台階上看著他小小的身影上了公車,隔著車窗有一個白點似對我揮手。我記得他穿的足球運動衣,背後的號碼是10。回到位於四樓的家,坐回窗前,繼續看《最後的知識份子》,一抬頭,竟發現窗外的山頭,烏雲已散去,透出微微的光影,而左邊更遠的淡水河、觀音山方向,陽光已隱隱露臉,正向我走來,雨慢慢停了。

原來,昆蟲真的知道雨什麼時候要停。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