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來不及陪你長大
作者:黛娜‧坎納迪
出版:平安文化
《紐約時報》資深編輯、也是本書作者黛娜‧坎納迪,在相戀多年的男朋友查爾斯‧金恩準備上伊拉克戰場之前,下定決心要為他生養一個小孩,與他共組一個家庭。於是黛娜買了一本給父親們的日記「指南」,送給查爾斯,好讓查爾斯記下他自己的成長經驗,並寫下想告訴未來的兒子的話。不過當黛娜收到這本日記本的同時,查爾斯卻已離開了人世。為了讓兒子能更清楚父親的為人,黛娜於是執筆寫了十七封長長的生命書信,希望兒子清楚的知道他的父親有多愛他,即使他的父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將永遠的缺席了。
圖說中國誕生禮儀
作者:邢莉
出版:世界書局
華人非常熱愛生命,重視生命。當嬰兒呱呱落地後,整個家庭為了養育嬰兒,情願付出極大心血,從而形成了整套有關生育的禮儀。這些禮儀在增進優生的質與量方面皆有相當的合理性,更具有世代傳承的文化意義。即使在少子化的今日社會,仍很值得我們省思借鑑。本書不但搭配大量圖文,詳細解說各民族原始神話由來;更蒐集包括1. 婚禮賀喜 2. 祈求生育 3. 教養幼兒三方面各式各樣的風俗文物,探尋鄰家偷瓜、拴娃石、嬰兒洗三浴、鍋盔扣外孫…等奇特的禮俗活動,發揚習俗中積極的人文精神。
理直氣平──勇於改變才會進步
作者:洪蘭
出版:遠流出版
洪蘭說:人最怕守成、安於現狀不肯改變,事情只有做了才會知道哪裡要改進。年輕人其實不怕犯錯,只要不犯第二次錯就好;現在社會上瀰漫著多做多錯的心態,也習慣空口說白話,要知道那是紙畫大餅,充不得飢的!講得再好聽,都抵不上一個執行力,天下事只有實際動手去做了,才有成果出來。洪蘭以上山下海的行動把優質教育的理念散布到許多學校,並且把很多人生的實例寫在專欄裡,這些文章散在各報章雜誌,集結為「講理就好」系列,由基因到神經系統,到行為表現,到教學現場的教與學,有系統的為將來的教育藍圖鋪陳更卓越的理論基礎。
人生基本功:
建築師潘冀的砌磚哲學
作者:潘冀/口述;
藍麗娟/撰文
出版:圓神出版
走人少的路,需要勇氣與熱情,卻能創造屬於你的傳奇,正當的力量才是人生的王道!人生不只是一場戰鬥,更是一趟有夢相隨的旅程。為你的夢想追根究柢,一切就從基本功開始! 潘冀,台灣唯一一位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在本書中首度公開分享成功事業與美滿家庭的背後,如何兼顧理想與現實,享受工作與生活,盡一己之力讓世界更美好!在這一段從砌磚塊到蓋教堂的人生築夢過程裡,也看到潘冀堅持把事作好的23個關鍵態度與秘訣。
還想遇到我嗎:鄧惠文陪你走過愛的深沉與寂寞
作者:鄧惠文
出版:三采文化
每次戀愛都受傷,但還是繼續戀愛。每一次都以為是最後一次,以為再也容不下新的創傷。掙扎著遺忘,然後又奮力地記憶。或許,這其實是人生最美妙的階段。即使擁有專業的精神科醫師背景,但是在面對愛情時的感受其實都是一樣的,從《寂寞收據》的主題「失落」到本書的「取捨」,作者鄧惠文醫師在本書中以更生活化的筆觸、更中肯的觀察見解,讓讀者從中思考關於愛情、婚姻關係,關於男人與女人,以及現代女性的蛻變與成長。藉由一句句細密懇切的心情文字,不僅療癒你我的心靈,更期待我們能與完整的自己重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