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新兵-出發

有能 |2010.06.27
819觀看次
字級

驀然回首

放下萬緣,拎著簡單行李,獨自單飛來到學院,恍如昨日;轉眼之間,又即將告別這段旅程。我想,人生永遠沒有所謂的「畢業」,當下即是學習,即是用功、精進。閉上眼睛,捫心自問:一千多個日子裡,我學到了什麼?心還自在灑脫嗎?

曾有人開玩笑說,閉上眼睛,眼一開,一天過去了;閉上眼睛,眼睛不開,一生就過去了。在這鳳凰花開的時節,思緒紛飛,該如何去蕪存菁?何時才能心無罣礙?永本老師那句「每個念頭,都是生死」印刻在腦海裡。                                                                                 六十坡上課 

「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我想,看清楚自己本來面目,即得自在!(菩心/佛教應用系)

解與行

三年前,因為對出家生活好奇,我獨自飛到台灣,參加佛光山的短期出家修道會,展開人生的另一個選擇。

來到學院,第一堂功課是「學習無我」,學習在大眾中與他人和敬共處;第二堂功課「學習轉念」,轉一切不好的境界為善美的境界;第三堂功課,從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個書櫃、一個櫥櫃、一個臉盆,去學習自我管理;第四堂功課「學習聆聽」,學院的禁語區和禁語時段,就是學習聽聽心裡面的話,也聽聽別人的話;第五堂功課「學習承擔」,很多事情沒有所謂的對與錯,有時候也很難說清楚誰對誰錯,當下承擔,就能夠化解背後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緣。

在這個解行並重的道場,我挑戰從較高的境界來看世界,從差別中認識平等,從動亂中認識寂靜。如今,在畢業之際,我要從學院帶走一份承擔力、一份對生命的體悟,如此人生才能灑脫自在。

(心惠/寺務管理系)

生命,很精采

本來,我以為我的人生就如同一般人一樣,工作、賺錢、成家與交友,就這樣過一生到老。但是,當踏入佛學院之後,發現我的人生可以很精采。

慶幸,當初狠狠的逼迫自己,捨棄習慣的一切。在這裡,我遇見良師益友,學習佛法,修正自己的行為;在這裡,我挑戰自己的極限,看見自己內心深處的貪、瞋、痴、慢、疑;來到這裡,我慚愧,我感恩!

《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因為有了佛法,我將更有信心、更有力量,堅定邁向人生的旅程。(許琇晴/弘法行政系)

自覺與成長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五年的叢林生活,如沙漏悄然流過!記得初進學院第一年,行堂時,有學長反應:「怎麼有一隻猴子在齋堂跑來跑去?」當時覺得,我那裡像猴子啊?是動作敏捷罷了。第三年,行堂時,學長語重心長的說:「妙璽啊!你行堂我很擔心,不知你什麼時候會跌倒。」心想:糟糕,我有那麼急嗎?第五年,行堂時,學弟說:「想學習學長行堂時的自如。」當下會心一笑,你們只是看不到學長心裡的急,如此而已。

佛學院的教育,貴在自覺,感謝老師、學長從不捨棄我這個任性的學生,耐心地陪伴我成長,願將所有學習的歡喜,回向有情,阿彌陀佛!(妙璽/日文班〉

感恩大願心

我從印度拉達克來到叢林學院,在這五年當中,很感謝師父上人、常住以及所有的功德主,我才有機會學習佛法、修行;也要感謝院長、老師、學長及同學的照顧和幫忙,讓我能夠成長茁壯。

今年我就要畢業,心情五味雜陳,有害怕、有歡喜、也有不捨。害怕的是,自己很多地方不足,但我願意發心,願意學習,「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歡喜的是,畢業後可以為很多人服務,我要奉獻所學,讓眾生受用。

我很捨不得離開學院,捨不得跟老師同學道別,但我也明白「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雖然畢業後就要分離,不過,我們都是佛光人,還是往同一個方向努力,不管以後分散在世界哪一個角落,大家都會盡心,繼續為佛教的承傳而努力。(有能/寺務管理系)





寶橋旁,開得火紅的鳳凰花,將一批批畢業生送上弘法利生的大道上;這群弘法者蓄勢待發,願盡己所學,奉獻出生命的光與熱,為眾生、為佛教努力邁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