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樂競奏 敲出原民失傳樂曲

郭士榛 |2010.06.23
95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灣國家國樂團製作「水‧台灣真美系列」音樂會,壓軸好戲「狂‧熱 AMIS音樂會」二十四日新舞臺登場。國家國樂團首度演出邀請台東富有族群特色的原住民樂團「Amis旮←樂團」一同合作,可欣賞到原住民在生活中失傳的發聲器具,也可體驗原住民音樂文化之美。

音樂會除安排阿美族原汁原味經典曲目外,台灣國家國樂團二胡Ⅱ聲部首席葉文萱擔任二胡主奏,演出朱昌耀編寫的「阿里山情話」;曲目還包括蘇文慶的「山海印象」、關迺忠的「祈雨」、優秀的年輕作曲家劉至軒的新作且是首演作品「迴」,及國內知名作曲家李哲藝改編原住民音樂的「歡樂的一天」及「刺桐花開」兩首曲目,第一次由台灣國家國樂團與旮←樂團相互競奏,表達出樂器音色之獨特及絕佳的默契。

台東都歷部落的「Amis旮←樂團」,成立於一九九九年,目前有五十多位團員,致力於傳統樂器的開發與創新,也是集舞、樂、音於一體的文化團體。團長少多宜,親身體驗到母語文化有豐富資源,並投入五年的時間進行部落訪查,在台東縣政府地下室文物館中,見到阿美族失傳的鼻笛,於是他開始致力於原住民生活中失傳的發聲器具,透過耆老的口述,與少多宜的再製、改良,把傳統竹製樂器製作出來,讓消失數十年的聲音精準重現。現在復刻出十一、十二件竹、木為主的樂器,可以多樣態在舞台上以嶄新樂器面貌呈現。

少多宜表示,阿美族對於生活中敲打、吹奏器具不稱為樂器,旮←樂團使用的竹鐘,是阿美族傳統婚禮報喜傳訊的用具,「Amis旮←樂團」以此命名,具有報喜訊、傳承與發揚的使命。敲打器皿則是用來驅趕會啄食種植的米、麥的鳥類。「Amis旮←樂團」是一支想用「敲打」來傳遞阿美族傳統的美麗。少多宜表示,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在大環境變遷中,如何繼續傳承與保存這樣珍貴的文化資產,成為目前重要與急迫的課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