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融入課程 教學更生動

羅智華 |2010.06.13
1029觀看次
字級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魔術師劉謙在對岸颳起炫風,讓大陸民眾對奇幻魔術感到驚艷,甚至不惜花錢拜師學藝。事實上,早在魔術表演火紅「登陸」前,台灣就有不少人對魔術表演興致高昂,這股風潮甚至還吹進學校,讓校園魔術社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也有老師運用巧思將魔術轉化為教材,把學習變得更趣味盎然。

桃園縣教育輔導團,三年前開始嘗試把魔術表演推廣至各校,擔任輔導團召集人的龜山國小校長傅璧玉表示,輔導團開辦魔術種子教師培訓計畫,由專業魔術老師進行教學,幫助教師藉魔術表演提高學生上課專注力,也有老師將魔術結合科學原理,讓學生樂得直呼自己好像電影主角「哈利波特」,置身於魔術學校上課般。

傅璧玉說,只要結合創意與巧思,將魔術融入教學並不難,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素材,如橡皮筋、繩子等,就能打造出魔術教材。

對此,北市古亭國小訓導主任黃鈺鳳也有同感,她表示,不少魔術都與數學或科學概念相關,例如,當老師把手中的大骰子變成八個小骰子時,運用的就是數學中的「正方體體積概念」,藉由魔術與數學的結合,不但幫助老師將數學觀念靈活運用,學生們也會學得更起勁。

黃鈺鳳笑著說,魔術社在學校是「火紅社團」,打從古亭國小五、六年前成立魔術社迄今,人氣就居高不下,每學期社團招募新生時,往往第一天就報名額滿,成員從小一到小六的學童都有。而魔術不只是教學幫手,還可成為助人工具,學校上個月在周大觀基金會邀請下,帶著古亭魔術社學生前往榮總醫院兒童癌症病房中心表演魔術給癌童觀賞,逗趣演出讓癌童相當開心。

「透過魔術表演,無形中也提高學生自信心」黃鈺鳳觀察到,學魔術有助於增加學童自信心,有個性內向的學生因學了魔術而敢站在同儕面前表演,性格變得更開朗。而鼓勵兒子去學魔術的林姓家長則發現,孩子開始學魔術後,對很多事物都感到新奇;現在只要一學會新技巧,就會興高采烈回家表演給家人看,無形中也拉近親子關係,可說是意外收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