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魔術,多麼讓人心動的表演!總是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尤其,綜藝節目帶動熱潮後,促使更多夏令營開辦魔術研習活動,且場場爆滿,小朋友幾乎人手一套魔術,但是魔術真的掀起風潮了嗎?除了台灣之光劉謙,受到中國大陸粉絲的瘋狂崇拜外,其他魔術師也有一樣的待遇嗎?魔術師在台灣能靠表演養活自己嗎?專辦國際魔術競賽的台灣魔術發展協會有話要說。
台灣魔術發展協會會長巨彥霖表示,台灣因為綜藝節目製作魔術單元,將國內的魔術推至高峰,但是協會對綜藝節目表演魔術並不贊同,因為有把魔術趨向大眾純娛樂的傾向;雖然魔術值得推廣,魔術的主要目的也在感動、激發人心,傳達娛樂的共鳴,但是就像藝術、音樂、舞蹈、舞台燈光、音效那樣,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密的操控,魔術也應是一種藝術,而不是重複性過高的低級娛樂。
巨彥霖認為,綜藝節目上表演的魔術,重複性過高,所邀請的資深魔術師如劉謙等人,「灑狗血」的梗也太重,以致高潮過了,似乎就要迎接低潮,魔術成為一次性的潮流,那並不是好現象,「魔術是很精緻的,裡頭也蘊含很多不只是用來娛樂的成分。」就像任何藝術品,不會只要讓欣賞者覺得它「好看」,還要「被感動、從中有所體會」,所以魔術帶來的影響不應單單只是觀眾的笑聲。
另外,「觀眾可以被教育」,巨彥霖說,國外有專門提供魔術師做全天候表演的劇院,認為魔術是精緻的、高級的藝術,相較台灣卻只認為是有趣的、娛樂的。像劉謙那樣紅起來的不多,爆紅快、摔落的也快,所以魔術環境要慢慢建立,不能過於草率。現在國內有許多魔術經紀公司,但能讓魔術師交流的,只有擁有五百名魔術師會員、具有非營利性質且時常舉辦魔術交流的台灣魔術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