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魔術師 出一片天

高堂堯、李祖翔 |2010.06.13
166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堂堯、李祖翔專題報導】「手交錯,輕輕碰,戒指換手移動;給觀眾,一個夢,訝異中有笑容;手穿海報卻不拿漢堡,反而拿出牛仔帽,你永遠都猜不著…」,「創作小天王」周杰倫的這首《魔術先生》,以輕快的曲風和生動歌詞,鮮活地描繪了魔術師在舞台上帶給人們歡樂的情景;近年來,台灣的魔術師們不但「變」進人們的生活,還「變」上了國際舞台。

國際魔術師協會(IMS)六月六日於台北舉辦世界魔術大會,台灣魔術新銳李佳峰技冠「魔界」,榮獲號稱國際魔術界「奧斯卡」獎的梅林獎(Merlin Award);另一位名氣更大的魔術師劉謙,先前同樣在中國大陸獲頒IMS三年一度的梅林獎,六日又抱走了十年一度的「終身成就獎」,表示台灣魔術人才已備受國際肯定。

劉謙等兩位新「台灣之光」的表現或許讓國人眼睛為之一亮:「哦!原來台灣的魔術師們這麼厲害!」事實上,魔術文化在台灣的發展為時已久,也有相當的觀眾和流行風氣。

學校社團 新秀搖籃

劉謙是少數從小就開始學習魔術的魔術師,不過年輕一輩的魔術玩家或愛好者,多半從學校社團、尤其是從大學時代開始學習,這點從各大專校院、甚至是高中幾乎都成立有魔術社團,可以略窺一二。

大學時曾參加魔術社的黃先生表示,學生時代表演欲旺盛,喜歡歌舞、演戲、辦活動,也學魔術,沒想到玩出興趣,直到目前,都持續擔任魔術道具出租、教學公司的講師。先前也有清大的高材生表示,看了劉謙引人驚嘆、發笑的精采演出後就決定朝專業魔術師發展,為的是「尋夢」。

網路加持 氣勢更旺

綜藝節目的推波助瀾、網路的普及也是近年風氣形成的關鍵,諸如《綜藝大哥大》的「大魔競」節目,以「魔術+選秀」的方式創造出高收視率;劉謙更因此登上了大陸央視「春節晚會」的舞台,讓數以億計的民眾觀賞他的演出。此外,許多年輕族群也會利用網路上傳影片,相互觀摩、教學相長。

有人觀賞和參與,就代表有市場,年輕魔術師除了紛紛前往國外參加各級國際賽事、獲取技術「認證」,也多半投入或自組經紀公司,有組織地爭取更多公開演出的機會。

貼近人群 普及教學

國內魔術文化大行其道,新秀輩出,不過也引來一些批評,像是過度商業化、大眾化,導致原本也是一項精緻藝術的魔術表演失去原本的焦點,只成為明星魔術師的生財工具,深度的文化意義和價值大為喪失。

師承台灣白鴿王子喬治和賭神顧問林廷亮、身為國際魔術家協會會員的生活魔術講師賴幸輝說:「魔術雖然是一種藝術,但台灣過去的魔術,都是以『祕密』方式生存,沒辦法普及。」賴幸輝不僅將魔術結合生活作校園教學,如與數學、物理力學等結合,還自行研發創意魔術用品,甚至帶頭讓盲人也能用魔術增加自信、提升按摩業招攬客人的附加價值。

讓魔術成為人人可及和人人歡樂的媒介,是賴幸輝的理念,除此之外,他認為,魔術師如果只能在尾牙上表演,肯定不能養家,但把價格壓低、朝公益事業發展,一天卻能接八場演講與教學;而讓魔術原理普及的目的在帶動正面教育,防止不肖人士用魔術進行詐騙。雖然國外不認為魔術是神祕的,還有魔術學校大力推廣,但他還是謹守台灣的行規:業餘魔術可以傳授,正規就不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