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國「食療傳奇」的電視紅人張悟本,日前被中共衛生部砲轟,指他根本不是衛生部的高級營養師,養生療法完全騙人。隨後,年賺千萬人民幣的張悟本一夜間消失,他穩居中國暢銷書榜首的養生書籍《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也全面下架。這則二月開始火起來的食療神話,不到半年就被大眾當作「笑話」了。
張悟本從炙手可熱到盛極而衰的現象,在中國不是第一次;過去的江湖郎中胡萬林、林光常等人,個個憑張嘴亂說偽科學,把中國大眾「忽悠」(唬弄)得目瞪口呆、大聲叫好。
想掛號看診
2012年才排得到
今年四十七歲的張悟本,三年前闖出名號,隨著電視台、報紙、雜誌的報導,近來更被人稱為教授、神醫,京城最貴中醫。他的「諮詢費」一次二千元人民幣(約一萬台幣),但已掛號到明年;想看五百元的「普通號」,更要掛到二○一二年才見得到。
當然,民眾也可一次購買高達二萬元人民幣的「高級會員卡」,參加「康復營」,如此將可隨時與張悟本面對面交流。
張悟本「自稱」六歲隨父學醫,四代中醫世家,自己摸索創造出一套食療體系,屬自學成才。張悟本聲稱用自己的食療法治癒無法根治的糖尿病,甚至連高血壓、心臟病與紅斑性狼瘡等疑難雜症都是手下敗將。
張悟本「火」起來的時間是今年二月初,湖南衛視在節目「百科全說」講座上陸續邀請張悟本上節目,四月間他的名字開始紅遍全大陸。他聲稱是一九八一年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二○○○年北京師範大學中醫藥專業,二○○四年獲衛生部高級營養師資格。
身分被踢爆
神人竟是工人
但沒多久他的身分就被踢爆。鄰居稱他原是北京第三針織廠的工人,一九九七年下崗後嘗試過很多工作,賣過保健品、看手相治病,後來搖身一變,竟然轉型成為「中醫專家」。
沒多久,眼看事情鬧大了,中共衛生部特地舉行記者會揭發張悟本的身分。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陶茂萱指出,衛生部在營養方面有兩種考試,一是技術職稱考試,一是公共營養師的國家職業資格考試,但張悟本兩者都不是。另外,北京醫科大學校方也否認有張悟本這名學生。他十二個頭銜,沒有一個是真的。
張悟本曾宣稱,他提倡的食療養生為中國省下一億人民幣藥費,也遭駁斥。
面對指控,張悟本表示,他的相關證件在搬家中遺失,現正在補辦相關學歷證件。
名醫的背後
集團花錢神化
張悟本式的「神話」,在中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來。在他之前,九○年代有位鼎鼎大名的「神醫」胡萬林。一九九五年胡因殺人案在新疆服刑,卻因《國際氣功報》上的一篇有關他的報導而變得知名。一九九七年,名作家柯雲路推出七十萬字的巨著
—《發現黃帝內經》,繼續「神化」胡萬林。
後來胡神醫鬧出人命,張神話被踢爆,媒體才發現,原來這些名醫背後,竟然都有一整個策畫、炒作團隊,出書、上電視均為有計畫、有步驟的商業行為。
張悟本寫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一書,知情人士透露指出,是北京鵬飛一力出版公司在炒作。該公司原本計畫好,要在一年內把本書賣出一千萬冊!
鵬飛一力之前老老實實推出過一些書,如《王朔文集》《李銀河文集》,但自從二○○七年被王朔痛罵出了文集卻拖欠版稅後,該公司就少有暢銷書亮相。眼看張悟本《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可能是他們重振旗鼓的最後機會,鵬飛一力孤注一擲,在去年十一月圖書上架時展開一場行銷大戰,光是宣傳費就投下逾人民幣百萬。對照來看,中國一些書的行銷費只有人民幣幾千元!
知情人士披露,他們首先搞定了當當和卓越這兩大圖書銷售網站,以確保《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能被放在暢銷書區的顯眼位置,接著就是利用公關和「買榜」的方式,把張悟本這本書推進大型書城銷售榜的第一名。同時,讓張悟本在電視台辦講座,擴大他的曝光度與影響力。
二○○九年末到今年初,中國讀者果然睜開眼睛就會見到張悟本,再加上他能言善辯,又提「綠豆治病」等神奇論調,鵬飛一力就等民眾拿錢買書了。
鵬飛一力還不是最賺的,它的幕後黑手中奧影視才是真正的贏家。
中奧影視三、四年前為張悟本辦過講座,還請電台去採訪,但效果甚微。後來它們決定,先為張悟本出書打廣告與知名度,這才找上鵬飛一力合作。他們利用大型出版社給人的權威感、書名好記,也抓住讀者不想去醫院就能幫自己把病治好的心態,推出《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這本書。
《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沒幾個月就賣了三百萬冊,比想像中更瘋狂,中奧決定一展雄心,計畫大賣一千萬冊!此計畫若是成真,中奧現賺二億人民幣!但隨著張悟本的經歷被政府和媒體不斷揭露,各大書店開始將書下架,賣千萬冊的宏大目標也在此中斷。
偽科學立論
效果真假難辨
養生保健類圖書普遍存在偽科學、偽專家的問題,一位中國出版社的編輯就說,他們無法也無力對這類圖書進行審查,只能憑自己的生活經驗確保專家觀點不至於吃死人,就會放行通過。中國出版業對此至今仍無一個標準,在養生保健這塊領域依然是什麼人都可以寫,看似有理就有人信,這也造成極大混亂。
有業內人士建議,圖書審查機構應該建立相應的判準,使得只有擁有相關憑證的專家才能著書立說。但也有不少人即便真的是博士或專家,但信口大談「磁場」、「食療」、「體操運動」,這些又豈是一個標準就能判斷其真實效果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