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我應北京全國婦聯會的邀請,參加「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家庭建設及親職教育研討會」,從這次的研討會主題「閱讀習慣啟蒙於幼兒,成就於未來」可以發現,目前,大陸中央政府已經開始正視孩子的閱讀能力,積極將「閱讀活動」往下扎根,推廣到幼兒園中全面實施。
雖然台灣推動閱讀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但我認為,我們也應該透過政府的力量,更加落實全民閱讀運動。透過上行下效,才能將閱讀習慣深耕在下一代孩子的生活習慣中,讓閱讀成為每一位孩子終身受用的禮物,帶領他們累積知識與智慧,拓展眼界,並且與世界接軌。
世界文學巨擘莎士比亞曾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想要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身為父母、師長的我們,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閱讀習慣,如此,才能用良好的身教做為孩子的典範,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喜歡書本,與書做朋友。
當孩子們讀完書,他的心裡會有很多的想法;閱讀的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他就會有想要把這些想法表達出來的欲望。所以,我認為,除了帶領孩子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接下來,我們還應該引導孩子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把說出來的話語寫成文字,而這,就是作文的開始。
人家說:「閱讀了一本好書後,不但豐富了心靈,亦啟發了智慧,得到滿足與快樂。」研討會當天,我分享了台灣功文文教基金會這幾年來推動「零歲親子共讀教育」、「親子深耕閱讀一百本書」,以及「自學式創意作文」的理念,將台灣的寶貴經驗分享給當地的教育機構,也期許國內能更加努力,讓台灣閱讀運動成為亞洲地區的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