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台灣海峽兩岸昨天同步宣布客運包機節日化與三項專案包機方案。行政院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指出,已與對岸達成共識,同意先行實施「專案貨運包機」、「節日客運包機機制化」、「緊急醫療包機」和「特定人道包機」,申請辦法經行政院批定後,業者即可提出申請。不過常態化客貨運包機則不在開放之列。
吳釗燮表示,專案貨運包機開放對象,貨主限於台商,採個案審核方式;載運貨物限中國投資設廠所需的機器、設備及相關零組件或其他特定需求;台商的機器、設備也可從中國運回台灣。但航點須是經雙方主管部門同意的航點。
節日包機部分,實施時間為春節前後各十四天;清明、端午及中秋則是前後各七天。飛行航點,台灣方面為桃園中正機場、高雄小港機場,中國航點則是為上海浦東、北京首都、廣州白雲,以及廈門高崎機場。搭載對象包括所有持合法、有效證件往來兩岸的台灣居民及台商眷屬。
緊急醫療包機部分,是運送緊急醫療需要的人員和器材;特定人道包機則是急難救助、殘障人士及其他經雙方同意的特殊情況;申請資格限於兩岸業者,承載對象限持有合法入出境的兩岸居民,航點必須經雙方主管機關同意。
吳釗燮強調,這四項專案包機的申請方式,以及航路、航空器、航空人員的文書查驗、認證等,均比照今年春節包機模式,並依雙方主管部門公布的規定辦理。
對於陸委會宣布的四項包機共識,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說,這是兩岸政府經由協商、達成共識、同步宣布,絕不是台灣單方面可片面決定。這也說明在野黨提出限期直航的立法是不合理,任何片面立法都不能取代兩岸之間的協商。
中國海峽兩岸航空運輸交流委員會副理事長浦照洲,也在北京同步宣布上述共識。他並表示,希望台灣當局信守承諾,盡快同意兩岸民航業者,依照去年兩岸春節包機的澳門協商模式,就客運包機的周末化、常態化和貨運包機的便捷化進行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