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民營化後注入新血,吸引更多優秀女性人員的加入,中華電信宣布自七月一日起,女性員工申請育嬰假,期間將可領取投保薪資一半的育嬰津貼,最長可領取兩年,福利堪稱國內企業最優。
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表示,他是有感於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等友人,生育後都面臨工作與照顧子女間的兩難,才催生了這項走在勞基法前面的福利。對女性員工如此貼心,看在我們這些資深職業婦女的眼中,真是既羨慕又感慨!
羨慕,是因為我們從來沒享受過如此福利;感慨,則是因為連殷琪如此「身價」的女性,都會面臨工作與照顧孩子的兩難局面,咱們一般升斗小民的女性工作者,又會是如何的辛苦,就不難想像了。
八爪章魚 辛苦誰人知
職業婦女常常自嘲是「八爪章魚」,希望多生出幾隻手才夠用;因為天天在職場和家庭中忙得團團轉,如同陀螺一般停不下來。既要力求工作上的表現,回家後,還要扮演妻子、母親、媳婦、女兒等多重角色。
如果這些「分內角色」不做好,丈夫就大有理由搞外遇、找「紅粉知己」;孩子也可能結交狐群狗黨,誤入歧途,前途堪憂;而沒照顧好長輩,更會落得被責備是不孝媳、不孝女……。
偶爾和一些子女都已經是大學以上年紀的職場女性聊起媽媽經,大家常有一種「不堪回首」的感覺。倒不是曾經發生過多麼不堪的往事,或是孩子多不聽話、丈夫多麼差勁,而是回想起一面拚工作、一面帶孩子的過程,都直歎:「辛苦啊!」如果問這些媽媽們「會不會希望回到從前」?十之八九都猛搖頭說:「NO!」
工作家庭難得兼
雖然相較之下,現在職業婦女的福利比從前進步(至少有勞基法做保障,我們以前可是連育嬰假是啥東東都不知道,更別提工作場所會設有哺乳室、幼稚園了),但事實上,和先進國家比起來,包括政府的政策、投入的資源,企業主的支持,或是兩性的心態,我覺得台灣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譬如,現在政府擔心生育率一直下降,但我們整個工作環境並沒有良好的配套措施,讓年輕的工作女性安心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好好照顧幼兒;在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情況下,多數的現代女性當然寧願選擇工作、發展自己,而不敢養育孩子了。
再如,一些企業主明明知道很多女性不論品德、專業、能力、效率,不但不輸給男性員工,甚至更好,但一想到必須給女性員工產假、育嬰假,就先入為主地排斥,或給予不平等的待遇,忽略了雇用有養育子女經驗的職業婦女,她們在工作上更能展現成熟且寬容的特質。
而一般家庭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內」的封建觀念,也阻礙、牽絆了女性工作者的發展,讓女性畏於社會及家族的責難,把體力和智慧耗盡在照顧一家老小上,還被嫌棄做得不夠多不夠好。
看來,要讓更多優秀女性發揮所長、為台灣經濟打拚,又能兼顧到家庭,大家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