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不論是中式的飯糰、蛋餅配豆漿,還是西式的漢堡、三明治配奶茶,一項調查顯示,近四成的上班族,都是這樣吃早餐,但經營養師試算分析,此類飲食習慣的脂肪都超標,嚴重缺乏纖維質,未來將成為各項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謝榮鴻合作,四月底在全台募集了五百六十六份上班族的早餐,建檔分析其營養組成,雖然健康早餐應控制脂肪為十五至二十公克、纖維質為五至七公克,但四成的上班族,不論吃飯糰、漢堡或鍋貼,脂肪都過量;而且由於缺乏蔬果攝取的習慣,九成纖維質不足。
謝榮鴻指出,調查還發現其他偏差早餐習慣,比如不少人只喝一杯黑咖啡,雖然熱量、脂肪都是零,相對來說也沒有攝取到任何營養元素;還有人只吃巧克力棒等食物補充熱量,但只能暫時性補充血糖、維持不久,反而讓人因餓過頭的代償反應,午餐時更容易食入過高的熱量與脂肪。
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表示,飲食過油容易導致代謝症候群,纖維不足增加便秘、大腸直腸癌的風險;然而,不吃早餐對健康危害更高,調查顯示約百分之十五的上班族,因趕上班而每周吃不到三天的早餐,黃瑞仁說,長期不進食就工作,精神以及專注力都會大受影響。
謝榮鴻建議,早餐要少油又增纖維質,最好多攝取全穀類食物,比如燕麥、全麥吐司,並且增加奇異果、木瓜等高營養密度的水果攝取量;飲品部分,鮮奶、無糖豆漿或蔬果汁,也是相對健康的選擇。
如何評估自己的早餐是否適當?心臟基金會推出「分析你的早餐」活動,以A4紙將早餐以原子筆標註比例拍攝下來,附上自己的姓名、年齡、身高、體重等,寄到check-
breakfast@gmail.com,前一千名可獲得免費分析的服務與改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