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不是夢】永不放棄

王瓊慈 |2010.05.31
758觀看次
字級

打開公視,剛好在播《飛行少年》紀錄片。這群孩子,在信望愛學園的照顧下,完成了環島一千公里的夢想。過程當然辛苦,我不禁為陪伴這些孩子學習的所有成員喝采。身為教育人員,我能不能像這樣為孩子建立夢想,讓孩子實現夢想得到成功的經驗,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

為了讓孩子環島,從不會到會騎獨輪車,從五公里至七公里一直延長練習,完善的訓練計畫,讓孩子從無到有,學習到要經過縝密的計畫,成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

學習獨輪車是非常好的經驗,那就是常常在挫敗中重來,只要不放棄就可能成功,只要堅持就能讓難學的獨輪車,在你的腳下隨心所欲的帶你去前方。征服獨輪車還不夠,還要有夢想,克服體力和環境的障礙,騎腳踏車環島已不簡單,更何況是獨輪車,但是愈不可能,如果能夠完成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紀錄片裡孩子在建立夢想的過程,對自己充滿期待,在實現的過程也遇到很多挫折,孩子會發現成功不是那麼容易,人有弱點,會受到很多誘惑,如何面對、堅持並完成夢想,是非常不容易的,但這才是最重要。

家長和老師看到孩子受到挫折、受到誘惑,給予的是更多的包容和體諒,讓孩子知道成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經驗,最重要的是在追求成功時還是必須遵守紀律,人格最為重要。影片裡,盧蘇偉觀護人明白這個道理。

當孩子脫隊去打電動,當孩子受挫折摔車離隊,關心是需要的,但是取消參加團隊的處罰也是必要的。為了讓孩子的人生能走得順利,在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時,讓他失去追求成功的機會,也是必要的。這樣的智慧和堅持,來自對孩子高度的關懷和愛,因為我們不能永遠照顧他們,唯有他們學會自我要求、自我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才會存在。

記錄片裡這些孩子都是「非行少年」,但他們有的行為跟普通孩子比起來,只是程度問題,對於要求一般孩子,所需要的堅持是一樣的。

親師對孩子的期待都是殷切的,但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在學習,不能期待孩子一下子成為我們所期待的形象,像學習獨輪車,是讓孩子在過程中得到成功的經驗,得到永不放棄的堅持,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透過一個活動就讓孩子完全改觀。有這樣的信念,成人才能夠寬容地面對孩子的失序行為,可喜的是,成功的經驗會去除內心的恐懼,打開夢想之窗,重拾自信,覺得只要去做就有機會。

台灣因為升學主義,成功價值被局限在課業的成就,這對孩子來說非常不公平,成功應該是多面貌的。黃牧師、盧觀護人及信望愛的老師們,以無比的愛心陪伴這些非行少年,學校的老師們,也要有無比的勇氣和耐心來面對現在孩子各式各樣的問題,創造小朋友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肯定 !給孩子成功、給孩子夢想、永遠不放棄,這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省思和行動的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