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的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牙痛也不例外。前些時日牙齦發炎,才注意到被遺忘的牙齒,平時疏於保養,在因緣成熟時悄悄發病。
年輕時,對一口好牙頗為自豪,直到刷牙感覺酸痛,才發現崩塌了一塊,輕輕碰觸,就像尖銳的鑽子捅刺,全身起雞皮疙瘩,才知這就是牙痛的滋味啊!
走進牙醫診所,電鑽聲音讓人頭皮發麻,為了轉換注意力,只好緊握雙手,直念阿彌陀佛聖號,憶念「身苦心不苦」之法,大有心理慰藉的成分,只不過,還是痛啊!色身四大不調,觸受不滅,痛楚覺知伴隨意識引發,眾生執取「有我」,產生百般痛苦,正因是「我」的牙齒,就該承受「我」的痛苦,「我執」是苦的根源,如老子言:「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無身,夫復何患」,也是相同道理。
補了牙,體悟到世間萬物都會「成住壞空」,牙齒是器官中最硬實的,即使屍體腐敗,依舊堅固存在,誠如水泥鋼鐵,都無法避免敗壞現前,何況區區牙齒,因緣滅時就會滅。《雜阿含經》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萬物無永恆性、不變性和獨存性,無常故苦,牙痛也是真諦的證實。
年屆知天命,牙齒才開始作怪,想起韓愈〈祭十二郎文〉提到 :「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不禁感歎時代的差異性。
為了一勞永逸,醫生勸我拔掉兩顆智齒,可減少清洗不周引起的病症,先滅除苦因,才不致嘗苦果,以醫學解除病灶,似乎滿符合佛法的。正所謂「有因有緣世間滅」。佛家三法印之「諸法無我」,教導眾生別太執著,牙齒不常在,好齒不長留,何曾是你的呢?
觀賞拔掉的兩顆牙,像長了兩腳的門柱,怪異又不美觀,隨後就被丟棄,一點存留的價值也沒有。反觀經典中記載,佛陀滅度,荼毘後,全身化為細粒之舍利,唯部分牙齒未損,帝釋天取其一顆牙舍利,帶到天上起塔供養 ;另有留存人間的,則受到信眾的追思。多年前,佛牙舍利曾迎請到台灣,供民眾瞻仰膜拜,除了是弟子對佛陀永恆的懷念,也增加學佛者的信心。同樣是牙齒,價值大不同,呈現迥異的境遇,證明世間有凡聖絕非虛言。
一般人牙齒三十二顆,少了牙的我,只剩二十八顆,想起剛出生的娃兒,無牙長相逗趣可愛;老來掉光牙齒,卻顯得老態龍鍾,可見牙齒影響面相甚鉅,有一排整齊編貝的牙齒,就是漂亮的門面。
佛陀三十二相中,其中之一相,是佛具有四十齒,而且「一一皆齊等、平滿如白雪;四牙白淨相、齒白如雪相」,如此殊勝的相狀,真是不可思議。據知要有如此的妙相,是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口出清淨妙香,並能制止眾生之惡口業,摧破三毒,滅無量罪,受無量樂。聖者連牙齒都超脫凡夫,從牙齒看業報,三大阿僧衹劫廣修菩薩行,方能證得圓滿相,今生若牙齒是殘缺、雜亂、不白,可見修行仍不夠,思憶佛陀的悲願,真該好好懺悔精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