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的著作不多,但就只《時間簡史》與《胡桃裡的宇宙》兩書,就讓他享有無比崇高的地位。
霍金是當前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的終身教授,這樣光榮的職位,之前只有牛頓享有過。霍金一直被認為是「活的愛因斯坦」,因為他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霍金在一九四二年出生於英國牛津,二十一歲時,醫生診斷他運動神經元病,將會全身肌肉逐步萎縮,最後癱瘓,必須終身困坐在輪椅上。這種病患通常二至三年內就會死亡。得知病情後,霍金只經過一段短暫的失望和沮喪,就又繼續他的宇宙學研究。
我在電視上看到的霍金已經完全癱瘓、無法說話,全身只有三個手指能自由活動。他的肉體逐漸枯萎的同時,他的學問卻是日新月異的起飛,不斷得到各種獎章、榮譽博士等殊榮。
他在相對論、「大爆炸」和黑洞等領域得到傑出的研究成果。在一九八八年出版的宇宙學著作《時間簡史》不但是一部難以超越的學術著作,竟然也是行走於全世界的暢銷書籍。
他表達思想的唯一工具是一台電腦語音合成器。他用僅能活動的三個手指操縱一個特製的滑鼠在電腦螢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後通過電腦播放出聲音。通常製造一個句子要五、六分鐘,所以,要完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必須花費十天時間來準備。
樂觀和幽默使霍金度過人生最困難的時期,後來他反而認為殘障不但沒有給他帶來太多障礙,反而有助於他安靜思考純理論的問題。
很難令人想像,霍金是個活潑、幽默、外向的人,如此重度殘障,他卻經常出國演講,且總是得到熱烈的歡迎。
不論透過文字還是影像,筆者見到霍金的外形似乎永遠都是這個樣子:乾癟抽搐、全身無力地癱放在輪椅上,撐不起來的頭顱倒向一邊歪靠在椅背上,一張無法合攏的嘴在人前努力地做著微笑的樣子,口水總是從右邊的嘴角流到光潔的下巴上,護理人員要不停地為他擦口水。
這位二十四小時都需要被護理照顧的重度殘障者,在一九九○ 年發生了一件震驚英國的社會新聞:霍金宣布跟他結婚三十年的妻子離婚,五年後,又宣布跟他當時的貼身護士結婚。
他的第二任妻子是前妻聘請來照顧霍金生活起居的護士。前妻對於這位護士的橫刀奪愛非常不諒解。這場家務戰爭,對於要走進歷史中的偉大科學家來說,本來無關緊要,但是,這個愛情爭奪戰告訴我們:人的外表實在不重要。一個人最有價值的地方是大腦。用自己的智慧創造魅力,就能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本專欄隔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