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學衡】故宮聽相聲

王睿 |2010.05.20
1116觀看次
字級

有幸來台北交流學習,學校就坐落在故宮旁。日前走進故宮,感受了一次傳統相聲的現代魅力。故宮文會堂,一齣《戰國廁》,一齣《竹林七嫌》,精彩絕倫。

在大陸,聽相聲常見朗笑捧腹,一則因為演員的吆喝,二則也受台下的氛圍。笑料多了,便有些譁眾取寵,無所適從。第一次走進台灣的相聲場,少了些誇張的前仰後合,多了些別樣的趣味和回味。

《戰國廁》,從眷村故事講起。一個一九四九以後的故事,卻勾連上下五千年秦皇漢武的歷史,並且把故宮寶物天衣無縫地穿插打諢,而這一切,卻都為了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廁所;群雄逐鹿,縱橫捭闔,刀光劍影,分合聚散,為了什麼?全為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廁所。好了,按下不表,有趣的相聲還需您自入廳堂覽全貌。

只說這「廁、策」二字諧音相映成趣,由始至終渾一而貫,就已經讓人咂舌稱快了。更何況整齣相聲縱橫古今,笑場之餘不停調動塵封已久的歷史知識,同時不禁感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幽默,或許正是在你幽幽的不經意間觸動心弦,轉念默爾不答,相視而笑吧!

青衣長褂的傳統相聲結束,又一齣《竹林七嫌》粉墨登場。這一齣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竹藪中》,取魏晉之際竹林七賢典故,舊瓶裝新酒,三位演員演繹七位「嫌人」,對竹林謀殺案展開七段不同講述。

導演黑澤明曾將芥川《竹藪中》改編為電影《羅生門》,只不過黑白雙色在《竹林七嫌》中被絢爛的色彩替代,而人物的個性、心理、語言也更添幾分現代人的惡搞和無奈。

台灣的文化多寶格聚合了相當多日本文化因子,有一種精緻、細膩的深切,而中華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綿延,又讓台灣人多了些雲淡風輕。較之這種舒緩、謙和,大陸的文化生態則夾雜了許多浮躁與自負,也許只有平心靜氣的交流,方能體會彼此的優缺。孟子說「徵於色,發於聲,然後喻」,或許也是一個道理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