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C,說要趁我人在上海時,「殺」過來玩,行期順著我的行程調了又調,終於訂好機票後,高興不到一天,就在MSN上發出掃興消息,突然鬧腸胃了!香蕉不能吃、泡麵不能吃,油膩更不能進,原先興致沖沖要安排去哪玩的話題,迅速轉換成我的早中晚三餐問候語。
妙的是好友的朋友又介紹她去看一神醫,聲稱唯有「以瀉止瀉」才能治好毛病,開一大堆瀉藥給我這位生物學很糟糕的好友,等到她最後拖著一隻大皮箱來按門鈴時,正是硬生生把瀉藥暫停服用後的第一頓午餐前。
C兩年前來上海遊覽,一本旅遊手冊用紅筆畫得滿滿,除了要探訪歷史建築,就是順著知名餐廳逐區巡禮。這一次小恙,在吃了一星期瀉藥以後,看起來腹中饞蟲不像被殺光,反而更加繁殖,聲稱打算只顧上面進食部分,不計較以下出口問題。由於還排了要去世博看展覽,需要體力支持,於是曉以大義,讓她同意要先厲行「試吃」,看她究竟能消受多少美食,再做打算。
第一頓從白米飯為主的壽司入手,選了已在大陸開設十多家「鹿港小鎮」創意菜連鎖餐廳的林老闆,這兩年新開風靡上海的「彩色盤」用午餐。頭盤點的奶油野菇濃湯就是厚重醇濃,壽司也是恰到好處之鬆緊和菜蔬新鮮,繃得出汁似的。
台灣來的林老闆,系出新竹醫生世家,卻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學體育、出來創業從紡織業入手,卻對餐飲情有獨鍾的狂熱,他的「鹿港小鎮」是滬上台菜餐廳中,從菜餚、餐具、餐廳裝潢和服務生穿著,都能玩出絕對獨具一格的設計風,引領改革的先驅。竹女畢業的好友和竹中校友的林老闆,一談之下就將餐敘變成採訪,欲罷不能,也讓我再一次領教了她的熱勁。
C其實已經從報社淡出,在大學教傳播,對新聞敬業的精神,卻仍隨時像將採訪當成性命雙修的功課在做。她隨身必帶筆記本記錄採訪和隨感心得,旅行時每位她遇見的人,被她挖出記憶中的故事,都成了教她認識上海的老師,行程中她每次都大肆購書,肩膀雖曾因車禍受傷釘了鋼釘,還是沿途買雜誌、報刊,要帶回這些出版品,讓學生們在課堂一開眼界。
那天下午,走在淮海中路上,在準備進入書局前,我看到香港「滿記甜食」食肆,想起在香港的美食經驗,忍不住向C推薦這家黑糯米核桃酪是招牌一絕,「要嘗嘗嗎?」C拋個那還用說的興奮眼神,我倆一個腹瀉、一個最好別吃甜食的,就這樣在那個開心的下午,細品同一盅滑順甜湯,也讓感官一起出軌一遭。沒錯,新聞就是要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