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租戶籍」讓子女就讀明星學校已蔚為風氣,熱門學區戶籍出租高達二十萬元,連東部的花蓮市學校,也早有家長大費周章為子女遷戶口,可見明星學校讓人著迷。
立委關切此一問題,要求教育部提出解決之道,教部表示將聯繫地方政府,加強防範措施,如協請學校進行家庭訪視,或請警察查察戶口等。
筆者認為,這些僅是治標的作法,由於民眾對明星學校資源較充沛的印象,及放榜時媒體競相報導名校考取明星學校的消息,加深家長對明星學校的迷思,所以,關鍵還是在家長心態,但家長觀念與政府教育資源分配有關,若政府資源分配不能公平,家長就不能打破明星學校迷思,再多的防範也是枉然。
筆者家有離鄉背井求學的高中生,為了讓她能夠有較好的學習環境,除了生活費,還得煩惱生活適應問題,而孩子也辛苦;而且,即使孩子遠離家鄉負笈求學,勉強擠進第一志願或明星大學,也因城鄉差距造成學習障礙,反而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對提升學習成就並無助益。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我當然願意讓孩子在社區的高中就讀,方便照顧,孩子也不必這麼辛苦,但是城鄉間學校的素質有落差,教育資源明顯分配不公,讓我不得不作這樣的安排。
我以家長的立場呼籲教育主管機關,落實教育資源公平分配,借鏡芬蘭教育制度,每所學校一樣好且各具特色,達到「均優質化」目標,只要起點及教育資源公平,師資一樣優秀,無論在那裡就讀都可有好的學習環境,才能打破家長的明星學校迷思,使學生有依個性、興趣在鄰近社區學校就讀的意願,不但學生和家長就不必如此辛苦,更可消除遷戶口、租戶籍的現象。
蓮心(花蓮市/幼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