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只讓人生擁有色彩,同時能聆聽不同觀點,納入別人的智慧。」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表示,故事分享,無非是學習他人做事、做人的道理,讓閱讀與生活分不開,「打開好書就是為人生加分」。
五月二日福慧家園主題修持,主持人覺培法師以「展開書,展開生命」為題,以「福報閱讀」、「成人閱讀」、「親子閱讀」、「說唱閱讀」等四個方向,邀請福報讀報教育帶領人劉秀勤、佛光會中華總會檀講師丘欣榮、兒童讀書會帶領人許惠如及許家綸母子檔、圓東國小教師陳妙花等主講人,分享帶領閱讀的「武林祕笈」。
閱讀福報 增強孩子品德
如何閱讀《人間福報》?福報讀報教育帶領人劉秀勤現場以「聞思修證」四層次,帶領大眾認識《人間福報》版面,並請大眾介紹值得與家人、好友分享的好文章。透過逐步引導,讓與會大眾發掘《人間福報》真善美的新聞報導的當下,也同步找到自心的真善美桃花源。
「啟人思維的文章、奇人妙事的圖片,能讓孩子從這些《人間福報》的版面內容,學習真善美的意義、開闊國際觀的視野。」自許將把《福報》帶進校園的劉秀勤現身說法,為引導高年級學生自行閱讀,藉由讀書會的「聞思修證」四層次,漸次引領學子走進書本的世界;對於年紀較小的學童,則利用小小主播或小小主編的角色扮演,讓其學習重新編輯、標示新聞重點,無形中即增進作文、語文能力。甚至帶領小朋友讀書會時,更激發孩童學習聆聽多方意見、訓練溝通、表達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到讀報教育最大的收穫,她歡喜地說:「當孩子們把《人間福報》的好文章剪報帶回家與父母分享時,不少人發現此方法還可以增進親子間的互動。這就是閱讀《人間福報》的魅力。」
成人閱讀 就從結緣開始
「從閱讀中得到智慧,才能因應人生不同的課題。」佛光會中華總會檀講師丘欣榮以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引導主觀性較強的男眾參與讀書會。「邀約參與讀書會前,要先認識、了解對方,剛開始以探討簡單易懂的大師著作《迷悟之間》為主,經過幾次輕鬆的心得分享歷練,等模式固定後,再請大家輪流承擔導讀人,導讀不同的文章,就能讓每個人都能去理解別人不同的看法。」
長期用心經營,丘欣榮歡喜表示,有成員在參與讀書會後感受良多,便邀約母親、同修(另一半)及兒女一起參與,甚至有不敢開口發表感想的成員,已能敞開心胸,暢所欲言。
親子閱讀 增強親子關係
兒童讀書會帶領人許惠如與小學五年級的兒子許家綸,以親身經驗分享孩子喜歡課外讀物的方法:一、家中沒有第四台頻道,讓孩子有多餘時間閱讀書籍。二、書桌和電腦都放在客廳,孩子只能二選一,念書寫作業就不能看電視,而孩子上網時,父母也能知道其瀏覽的網頁內容。三、與孩子共同練習說故事,透過故事內容交流心得。四、養成逛書店的興趣,讓孩子學會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透過親子閱讀,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許惠如認為,許多父母只希望孩子專注在課本上就好,但課外讀物帶來的好處,除了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詞外,也能培養專注力,且親子間也能有共同談話的內容。
長者閱讀 說唱帶動氣氛
「對不識字的阿公阿媽來說,拿筆比舉鋤頭還要重。」圓東國小教師陳妙花表示,透過說唱方式,從四個字、八個字、十二個字到二十八字的佛教偈語,能讓不習慣讀書的長者從靜到動、從簡單到複雜,配合手舞足蹈加深閱讀印象。
會中,陳妙花邀請所有與會者充當耆老,示範帶動長者讀書會的進行方式,結合活潑生動的肢體語言與說唱帶動,不但大眾學得開心,從中更對生活用詞有了深入的認識,進而激發閱讀的興趣,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