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冥思集】觀後發願 今生絕不再吃魚

陳念萱 |2010.05.09
1037觀看次
字級

從來不知道人類可以如此毫無理由地殘忍。

市場上並不受歡迎,且有高含量水銀致命毒素的海豚因善解人意,而被用來娛樂人類外,剩餘的海豚,則被濫殺棄置或販售到無知的人手上。

日本太地町國家海洋公園,因高利潤,而販賣表演動物海豚,到世界各地的海洋觀光公園,每年沒來由地屠殺兩萬三千隻海豚,同時輸出含汞量過高的有毒海豚肉,並曾全面供應日本小學生營養午餐,無意間製造許多腦神經疾病兒童,卻未受到政府管轄;海豚表演事業的始作俑者李察歐貝瑞(Richard O'Barry)四處呼籲,找來眾多高手,拯救持續被獵殺中的海豚,拍攝了非常刺激而近乎懸疑片的《血色海灣》,整個紀錄片的進行過程,經常讓人忘記這是真實場景,直到最後一幕血淋淋的畫面出現……

觀光產業是兇手,但讓這產業成為劊子手的,當然是責無旁貸的觀光客。對人類最友善的高智慧動物海豚,拯救自己的唯一主控方式,只有停止呼吸。

到處奔走搶救海豚的李察歐貝瑞,早在一九六○年代,便以自己的住家為場景,用系列電視節目《海豚寶貝》(Flipper)的現場播出,而讓全世界愛上海豚,瘋狂地展示人類對「愛」與「信任」的渴望和付出。誰能料到因此名利雙收的歐貝瑞,後來卻發現自己竟然是引發獵殺海豚的原兇。

善解人意的海豚,對聲音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被禁錮在狹小的表演場所裡,承受人群歡呼的喧鬧,對於溫柔的海豚來說,是高壓轟炸式的戕害。曾經豢養五隻海豚演員的歐貝瑞,因凱西停止呼吸的自殺行為而驚醒,深切地感受到親密海豚朋友的痛苦,而開始為這人類的朋友呼籲其生存權,卻為時已晚。

人類一旦瘋狂地示愛,不問是非,更不願看見真相,只想看見海豚快樂地在眼前飛躍,即便是只有短暫的片刻,誰又能辨識這些動物演員折損率極高,可能每次觀賞的海豚,都不是同一批,而那些握手或親吻過的朋友們,早已死亡無數批?

日本人獵殺海豚的理由,是因為海洋魚鮮只夠人類使用四十年,而溫馴高智慧的海豚則吃掉了大量的「人類食物」。「捕食獵殺海豚,是日本的文化傳統!」當地漁民如是說。

獲得全球四十多項影展獎項榮譽的八十二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血色海灣》,由李察歐貝瑞(Richard O'Barry)主導全程實錄場景,導演路易賽侯尤斯(Louie Psihoyos)記錄了整個蒐證過程的驚險萬狀,以非常專業的剪接方式,讓觀眾體悟一片血紅的驚悚;人類可以為了自己的生存,而犯下的殺業,是如此無知地理直氣壯,看得人按捺不住顫抖。

打從娘胎裡便吃素的我,從未因任何理由素食;平日喜歡使用蔬果做菜,也僅止偏好,而不是刻意遵守齋戒,也並不認同所謂「絕對正確」的觀念;但看完《血色海灣》,再也不忍心吃魚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