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風潮興盛,如何選擇適合的單車俱樂部?游倫輔的標準答案是:要有自己的GPS。
1.Growth(成長):結識志同道合的車友,維繫運動的意願,並在單車技能、設備上不斷提升。
2.Position(定位):好朋友不嫌多,但最好「物以類聚」。像本身注重家人的family man(戀家男人),最好找成員都是愛家一族的社團,才能愈久愈親密。
3.Sharing(分享):車友最好專精各不相同,騎累休息時,閒聊時,可透過此一平台教學相長,每回參加都有所得。
游倫輔還建議,最好加入離家近的俱樂。「就像參加健身房,離家很近才會常去。」此外,除了車友聚會,活動還可延伸至家庭聚會。像隊友大多是「恐妻族」,後來自然演變成夫妻檔的聚會,眾人競相以行動「愛妻」,很多想法也逐漸「不謀而合」。
有趣的是,參加車隊的每個人,初衷都是要運動、減壓,但後來除了騎車,在工作之外的領域也成了夥伴,不但相互提攜、彼此成就,還一同贊助林義傑出國比賽,成為志同道合的人生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