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距離北海海岸四十五公里、德國第一座海上風力發電廠的葉片開始轉動,所產生的電力可供應五萬戶人家。
這座耗資兩億五千萬歐元(約新台幣一百零一億)的發電廠具「試驗場」性質,藉此檢視這類的渦輪機對當地物種的環境損害。
以英、法、德為代表的歐洲北海國家,今年初擬定可再生能源超級電網(supergrid)計畫,將整合各國的風力、太陽能和水力發電資源,預計需投入三百億歐元。
該工程將使蘇格蘭、比利時和丹麥的海岸風力渦輪機、德國的大陣列太陽能電池板與挪威的峽灣水力發電站連成一片,包括荷蘭、盧森堡、瑞典、愛爾蘭在內的歐洲九國,希望在今年九月前制定新一輪規畫,在未來十年內建立橫貫歐洲大陸的聯合電網,從而解決可再生能源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氣候的不穩定性。
這也是實現歐盟承諾的關鍵步驟之一———到二○二○年為止,可再生能源在歐盟能源供應系統中的比例將達百分之二十。
德國經濟和技術部表示,這是北海周邊國家首次開展大型能源合作項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海電網還可與不久前德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啟動建設的大型太陽能項目「沙漠技術」,組成一個有機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