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癢亂擦藥 恐引發皮膚炎

 |2010.05.04
67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皮膚病百百種,治療藥物也不一樣,醫師警告,隨便擦成藥或一些民俗偏方,除了愈擦愈癢外,還可能引發接觸性皮膚炎,使症狀更加惡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發現,一般人皮膚出現毛病時,通常不會立即就醫,而是先擦家裡的成藥。由於沒能對症下藥,容易出問題。

有些人更扯,深信擦起來涼涼的東西都可止癢,於是隨手拿起乳液、蘆薈、精油、茶葉水、米酒、鹽水及醋等,就往皮膚患部塗抹。有人甚至浸泡溫泉,想藉高溫或溫泉的硫磺成分來殺菌,結果也是愈泡愈糟。

一名五十多歲婦女,因後頸部癢癢的,前後塗抹含乳酸菌、蘆薈和燕麥的三種乳液,沒效卻還是不死心,結果連擦近兩周,整個後頸部擦出接觸性皮膚炎,紅腫潰爛,最後才忍痛就醫。

另一名二十幾歲女孩,感染出現陰部毛囊炎,不好意思到醫院就診,自行塗抹含有薄荷成分的成藥,結果愈擦愈癢。還有一名中年婦女,近三個月來乳暈搔癢難耐,雖塗抹數種成藥,結果也是愈擦愈癢,症狀加劇,皮膚因不斷搔抓而變厚成苔癬化,經就醫治療一周後,症狀才明顯改善。

潘企岳解釋,一般外用止癢、消炎止痛成藥,大多含有樟腦、薄荷、甲基水楊酸鹽、植物精油等成分,只能暫時緩解癢感或痛感,無法根治。如果塗抹過量,或是塗抹過於頻繁,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或接觸性皮膚炎。至於蘆薈、茶葉水、精油及乳液等民間偏方,雖然擦起來涼涼的,卻只有短暫止癢效果,還是少擦為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