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學生時代,趙自強打工做小丑等演出,接觸許多可愛的小朋友,尤其是去醫院為病童做親善表演,第二天要做手術的小朋友,看了表演後內心的恐懼感就忘記了,當年趙自強便深覺,藝術表現對孩子們有內化的意義,所以十年前創團開始,只要小朋友開心,自己也開心。
二千年成立「如果兒童劇團」,沒想到第一齣戲「千禧蟲蟲歷險記」賠了好多錢,心中就想打退堂鼓,後來因觀眾鼓勵,自己也想只做一齣戲就收手有點糗,又繼續了五齣戲。其實做完第五齣戲後,趙自強已做完他想做的事,於是第六齣戲「雲豹森林」想找李建常做戲,第七個戲想找金士傑做默劇,可惜兩人都無法接這事,只好趙自強再度下海,結果「雲豹森林」被提名台新獎,對趙自強來說是個鼓勵。
趙自強認為,劇團行銷靠自己,所以如果建立會員機制約二千至三千人,每場票房有三至四成都是會員購買,透過口埤建立行銷聚集部落效應,跟政府、企業談合作,因為有聚落讓人家看到力量,這是最基礎做法,未來隨時代改變,表演藝術的做法也需改變,如果想成為以製作領導創作的團隊,便要不斷創新作品。
品牌建立,是希望讓觀眾聽到兒童劇就想到如果兒童劇團,朝向此方向,完成華人亞洲的品牌。趙自強指出,打造品牌和行銷,目前最需要人才,學校要設定科系,首先市場要建立好,否則那些年輕人學了四年畢業卻沒有產業可做。此外,表演藝術需要新的行銷人才進入產業,也需要產業提供行銷舞台。
如果兒童劇團,近年來深耕國小、幼稚園,並邀請家長來看戲,讓家長了解劇團在做什麼,同時用部落格、網站、臉書宣傳,每次推出和觀眾結合一起的作品;趙自強表示,演出有產品的區隔,像是最近才演出的「伊卡寶藏大冒險」是演給五歲以上孩子看的,而和華山合作的兒童故事館,每周是演給二至三歲看的。
另外到偏遠小學,或是到幼稚園演出三個人、一個人就可表演的戲,如果的故事達人團隊,培養說故事人才,出產CD、繪本故事書、收音機劇場等等文創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