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原本健談的老人突然變得沈默寡言,或原本能清楚應答,卻突然不之所云,就須警覺,可能罹患失語症。醫師提醒,有高血壓與糖尿病老人,是失語症高危險群。
台中市澄清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謝良博指出,罹患失語症者,是因左側大腦語言中樞血管阻塞,影響語言能力,是屬於阻塞性腦中風,由於有部分人未出現行動困難,因此極易被忽略。
他說,一名平日活潑健談的七十歲病患,最近卻變得不愛說話,別人以為他心情不佳或感冒不適,家人問話僅以極簡短的字回答,因而帶他就醫。經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失語症,經藥物與語言治療,目前已獲改善。
另一名是六十二歲女性病患,行動正常,與家人談話時卻突然變得文不對題,有時還會自言自語,經就醫檢查,同樣罹患失語症。
謝良博說,這兩位病患同樣是罹患失語症,卻有不同表現,男性老翁屬於運動型失語症,典型症狀是講不出話或無法完整表達;老太太屬於感覺型失語症,典型症狀是可流利表達,但無法接收對方語言。
他表示,失語症是腦中風的一種,因腦血管發生阻塞,而影響到語言中樞的正常,病患通常在行動作息皆未有異常。
謝良博說,要關心家中老人言行,高血壓與糖尿病高齡病患是失語症高危險群,及早發現,有高機率恢復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