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竹蓋屋 大學生、飯店員工玩藝術

李祖翔 |2010.04.24
1481觀看次
字級

每個義工都有各自的需求與目的,保育公園也樂見其成,與義工各取所需,而關渡公園祭出的重頭戲,聽名稱就讓人充滿遐想:「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具有國際觀,有藝術也有自然,不論是想踏青、玩藝術或開拓國際視野,公園都能一次滿足。到關渡自然保育公園當環境藝術義工好處多多。

美國藝術家Herb(後排中)與清雲科大學生陳民結(後排左一)、楊仲薇(前排左起)、謝梅英、陳怡茹開心留影。記者李祖翔攝

陳怡茹:從中累積經驗

像二十八歲在飯店花房服務的陳怡茹,趁著休假到關渡裝置藝術季當藝術推手,參加志願服務是頭一次,卻沒料到服務的過程這麼新鮮、這麼具有挑戰性。她說,原本參與的動機,是因為想從事藝術相關工作,可惜不是本科畢業,要進藝術行業難上加難,於是她想:「不如先從作義工開始,累積相關經驗。」念頭剛起,轉眼就來到公園、爬上竹竿,當上義工了。

陳怡茹帶著滿滿收穫、靦腆地說:「在這裡,我要學習割芒草、用竹子蓋房子、使用電鑽、綁麻繩,好在我過去做過有點需要勞力性的餐飲業,否則根本無法負荷。」

雖然很累,陳怡茹還是很享受服務的過程,像她協助美籍藝術家Herb用竹子為架構、茅草作外衣而製成外型如同染色體基因的茅草屋,自己都覺得美感能力提升了。

「我還認識很多人,雖然大多數是學生,卻也有令我訝異的電子業員工,原來不是只有相關科系的人會來,任何人只要對藝術感興趣,或單純想接觸大自然,想來看看風景,都有機會在這裡相識。」陳怡茹說,她不在乎薪水高低,未來只希望持續接觸這令人愛不釋手的環境藝術。

楊仲薇:彌補課程不足

謝梅英:可與老外交談

與她一起為Herb裝置的還有三位清雲科技大學大四的學生。行銷系的楊仲薇說,從小喜歡藝術,也很想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然而學校的藝術課程不多,所以自發性地選擇做自然裝置藝術義工,彌補資源不足的缺憾;學校沒有相關資源,不代表不能自己去找,同樣是行銷系的謝梅英說,有與外國人溝通的機會,也是一大誘因。

陳民結:再忙都會服務

財金系的陳民結則說,學校老師曾開課,讓學生到育幼院當義工,原本在書上閱讀志願服務的故事並沒有那麼嚮往,直到與小朋友幾次互動後,就深深地被那種氛圍迷住,他也向小朋友承諾會再回去探望。雖然會想到未來在金融業工作的忙碌,但是陳民結說,絕對不會放棄當義工的想法,而擔任自然藝術義工,則更有另一番體驗。

當謝梅英爬上Herb的竹竿架構時,她也爽朗的大笑加自嘲:「我發現我該減肥了!天啊,好可怕!」但是Herb卻自信滿滿的回應她:「It's very strong!」楊仲薇聽到Herb的「作品堅固論」,也想上去幫忙,誰知一踩上去,竹架隨即發出嘎嘎聲響,她驚嚇得問:「我會不會也超重?」不過玩心大起,就不管內心恐懼了,撿著空曠的地方爬上去,要「為同學壯膽」。

在草地上,學生、上班族和外國藝術家一起嬉鬧,縱然勞苦也甘之如飴。楊仲薇說,有累到,也有學到,還認識很多朋友,也更深刻地了解環境再利用的意義,不浪費資源,並與花鳥草木相處,非常開心。

他們的最初目的都不同,結果卻是一樣的,而最開心的就是公園管理處了,因為環保界又多了幾顆善種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