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化學毒物 禍延子孫

 |2010.04.21
96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第一屆職場及環境生殖危害國際研討會,昨起兩天在台北召開。許多學者表示,環境中有許多毒性化學物質,不論是產業界所經常使用的有機溶劑或是塑化劑,其實對人類存在長遠影響,不只是工廠作業員工的職業暴露,即使是消費者也會因接觸或飲食的食物鏈,受到潛在危害,甚至是禍延第二代、第三代。

應邀來台的加拿大學者羅貝爾指出,一旦男性暴露在環境及職業化學毒物,精液也會殘存化學毒物,透過性行為影響胚胎發育。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史金納爾曾以含氯殺蟲劑進行老鼠實驗,發現這類化學毒物雖不會影響雄性老鼠精子的DNA序列,卻能造成DNA的甲基化,影響基因表現,並可遺傳到第四代老鼠的精子。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主任許昺奇彙整台灣本土長期研究指出,包括米糠油多氯聯苯、重金屬(鉛)、以及電子工廠戴奧辛類多氯聯苯、多溴聯苯醚(阻燃劑)等化學毒物暴露,會使得男性不孕、畸胎的比率較高,所生下的男嬰比率則較低。

許昺奇也表示,常用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膠軟化劑),例如輸血、輸液所使用的軟管,及PVC類製品如PVC保鮮膜等,也被認為有男性生殖毒害。

另外,曾經風靡一時的布希鞋、部分紓壓產品,甚至部分幼兒玩具都含有塑膠軟化劑,民眾應多加注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