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紛紜雜沓的事物,習慣性又想把自己隱藏起來,去規避這些壓力。找了許多理由與藉口,鼓足勇氣想說服老師「這件事我不適任」,偏偏見不著老師,而真的面對老師時,已到嘴邊的話一句也說不出口。
當我們在找理由「包庇」自己時,總是振振有詞,說的似乎有道理,仔細一想,不過是推諉之辭。近日同學分享了「放棄只要一句話,而成功卻要不斷的努力」,恰恰點出我最近的問題,倘若自己又是慣性逃避,如何才能擺脫輪迴已久的習氣呢?
幾乎同時,考驗自己決心的時刻馬上來到酘酘
師:這件事就交給你了!
祥:……可以給別人嗎?
師:不用,就你了,有沒有問題?
祥:(停頓了三秒),沒問題!
佛經裡說一念三千,這三秒裡,我腦中浮現百千萬個念頭,尤其「放棄」的習氣種子不斷現行:我不行、會很緊張、換個人吧……但還在不肯定時,先前老師的一句「沒有承擔力」躍入腦海,我決定挑戰自己,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
師父說:「現代的青年缺乏高僧大德們『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恢弘氣度,好比養在溫室中的花朵,承受不起冰雪的洗禮,永遠不能成為挺拔的棟梁,如何擔負起濟眾利生的大業呢?」師父更說:「發心,願意發心就有力量。」
是的!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你,還在井底看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