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的北星計畫,今年第一次舉辦,北市高中職共開出一千六百四十八個名額給國三學生申請,但北市有八十九所公私立國中,教育局限定每校最多推薦十人申請北星,僅八百九十人,即使最後全數錄取,也會出現超過七百個缺額,最後仍會回流到國中基測,不少家長質疑,名額這麼多卻只讓每所國中推薦十名,北星計畫根本沒有免試入學的美意。
北市教育局每次舉辦北星計畫及北北基聯測說明會,都有家長抱怨每所國中只能推薦十個名額太少,希望能按照學校人數比例分配名額。台北市教師會理事吳明從認為,齊頭式規定每所國中只有十名,對競爭激烈的大型國中不公平。教師會建議教育局,明年改成按照學校人數比例分配。
也有國中教務主任認為,北星雖宣稱開放各國中成績百分之四十的學生申請高中,但國中前百分之四十的學生參加基測,都能考上公立高中,為何要透過北星計畫免試入學私立或後段高中職?在誘因不足情況下,今年的北星只是找一堆學校陪榜,失去原本免試入學用意。
景興國中教務主任卓意翔分析,按照北星計畫的名額分配,高中職有一千六百四十八個名額,但今年國中卻只限定推薦八百九十人,一定會出現缺額。他建議,明年應該放寬成績前百分之四十才能參加的限制,讓更多中後段學生可以選擇私校或公立高中職,避免出現過多缺額。
北星計畫尚未報名,已引起家長與老師埋怨,對此,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曾燦金表示,當初為維持品質,又兼顧弱勢國中的情況下,限定國中在校成績前百分之四十的學生才能參加,並要求每所高中職僅能開放百分之五的名額,未來若各界有放寬建議,北星計畫結束後,會召開檢討會議,納入各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