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消失中部落珍品

滿和、妙曇 |2010.04.07
1293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滿和、妙曇綜合外電報導】經過幾十年的私人蒐集後,八十歲的瑞士富豪收藏家巴比爾—慕樂(Jean-Paul Barbier-Mueller)開始改變視野,搶救很少被人們了解的民族部落遺產。

身著迪奧名牌的巴比爾—慕樂,在他可眺望巴黎鐵塔的家中說:「我正擺脫精品收藏家的身分,成為美麗傳說及靈性的愛好者。」

非常富有的巴比爾—慕樂,吃飯和睡覺都是在畢卡索、塞尚、無價的非洲及大洋洲的收藏品之間;在巴塞羅納和日內瓦,甚至還有兩間博物館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他告訴法新社,這不是電影《印地安納瓊斯》,不是要去安地斯山脈,尋找藏在深洞裡的綠寶石雕像,「我們是要收藏記憶、神話、古老的部落故事」。

生長在瑞士小康之家的巴比爾—慕樂,小時候就開始蒐集化石,後來開始蒐集舊書。直到後來認識了妻子莫妮卡,岳父正是以收藏非洲古董聞名的約瑟夫‧慕樂(Josef Mueller)。

巴比爾—慕樂後來在房產和經濟上的事業成功,從一開始繼承岳父的兩千多件收藏品,增加到七千件珍貴的大洋洲以及其他原始派別的藝術品。

瑞士鐘表公司江詩丹頓的團隊從巴比爾—慕樂博物館迸發出靈感,將他收藏的十二個原始面具與手表結合,精采呈現兩種人文精神和智慧。

由於江詩丹頓主管的支持,他成立的「人種學基金會」近日將開始為後代子孫,描繪出瀕臨滅絕種族的生活方式。第一個計畫將探討布吉納法索的Gan民族,第二個是象牙海岸的Wan民族,第三個是西伯利亞的遊牧民族 Nenets。

他說:「我們目標是涵蓋全球。誰知道,也許我們將發現如同希臘史詩《伊里亞德》一樣美的世界起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