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卡本月起可以當電子錢包使用,由於台北市的學生證大都結合悠遊卡,學生的消費行為也將隨之改變,多個家長團體要求市政府做好相關配套措施,以避免悠遊卡反讓學生成為新的卡債族。
這些家長,包括台北市國高中及國小家長會長,由市議員陪同舉行記者會表達憂心。
這讓筆者十分不解,電子錢包就像一般錢包,放多少錢才能用多少,儲值多少錢,決定權在家長,只要控制得宜,何必擔心孩子過度消費?
不過,悠遊卡儲值多少的問題,就如同家長給零用錢,有些家長是每天給一百元或五十元,所謂過度消費不會存在,但有些家長是一次給足一個月的零用金,發「月薪」的家長,如果對孩子的支出不聞不問,孩子是有可能過度消費。
但有些家長給予孩子「月薪」,也會教導理財觀念,例如節制、分配用錢方式,甚至要求每月存多少錢,這種親子互動非常理想,如果能做到,就不必擔心孩子亂花錢了。
其次,有家長擔心悠遊卡消費型態,「交通費拿去買零食,午餐錢拿去買玩具,怎麼辦」、「儲值一個月的錢兩天就花光,怎麼辦」?
其實這些問題也如同發「月薪」家長所擔心的,要避免發生問題,在於家長的教導。
家長找議員開記者會「表達憂心」,是把自己的責任推到悠遊卡,就如同把問題推給新台幣或中央銀行,未免本末倒置,太不合邏輯了吧。
陳茲鈞(台北市/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