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在健保費調漲前夕,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舉行記者會,抨擊健保局只重視健保財務的問題,民眾保費增加了、醫療品質卻原地踏步,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在醫學中心「等不到病床」,經檢視健保床規定,其中首屈一指的台大醫院,竟然不符合基本的健保床比率,其他醫院多數只在合格邊緣低空掠過。
因此,督保盟除了呼籲健保局,依法對不符規定的醫療院所按次罰鍰並限期改善,也建議要杜絕民眾被引導去住自費病床,應修正相關法規來提高醫學中心健保床的比率,如公立醫學中心應從現行的百分之六十五提高至百分之八十五,私立醫學中心從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十,違者予以公布並調降醫院評鑑等級。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醫院寧可多開自費床,即使被罰款也不積極改善,主因是背後有龐大的利益,統計顯示,全台醫學中心急病床的健保床比率為百分之六十一,病房差額到自費床的年獲利,至少二十七億至一百一十七億元;區域醫院雖然健保床比率較高,達百分之七十三,年獲利也達十五億至五十八億不等。
滕西華指出,現行健保床至少一間有三個病人,雖不能排除民眾偏好補差額換取雙人或單人病床,但是有更多民眾是因等不到床,被引導去付這筆錢,特別是轉診或緊急救護系統送來的患者,根本沒有選擇權,不應被推到自費病床。
被點名的台大醫院表示,病房配置及分配早在健保實施前就存在,由於要改變成符合現行規定,須挪動病床,實務上會有困難,但是近年隨著新大樓落成,已逐步調整。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組長蔡淑鈴則表示,醫學中心容易有病床不足情形,主要與民眾的就醫習慣有關,其實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均常見空床,不過為了因應社會大眾的期待與需求,將報署研擬修改健保病床比率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