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居筆記】樂當廚工小跟班

默子 |2010.03.29
669觀看次
字級

家有就讀中小學的孩子,就有帶便當或在校吃午餐的經驗,每天幫孩子準備愛心餐盒,是煮婦甜蜜、幸福的負擔,若學校有營養午餐,則可以為職業婦女省了為孩子張羅午餐的麻煩。

四十幾年前,母親和另一個伯母,在村子裡的小學當廚工、負責全校近千名師生的營養午餐,我和弟弟尚未就學,當年沒有托兒所和幼稚園,姊弟倆理所當然天天當母親的小跟班去學校,上課時間姊弟倆可以盡情地玩學校操場邊的各式遊樂器材,盪鞦韆、溜滑梯、爬竹竿,等學生下課,我們就去大廚房當母親的小幫手,挑洗菜葉、清理殘渣、倒垃圾,不然就是乖乖坐在乾淨的地板上,看著媽媽和伯母純熟地準備餐點。

有時候會溜去某個班級的窗外,遠遠地看老師上課,似懂非懂地聽老師和小朋友念課文,有時候也會小聲地跟著大家朗讀,長此以往和師生們都熟悉了,很多小朋友,都把我們當成學校一份子。

活潑好動的年紀,有時候是關不住的,弟弟最喜歡盪鞦韆,也愛學高年級的大哥哥們,把鞦韆盪得好高好高,一次不當心摔了下來,腦部著地非同小可,村子裡只有一個開雜貨店兼行醫的老醫生,母親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急忙背起弟弟往雜貨店跑,沒多久母子倆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手牽手回到校園。因為摔下鞦韆事件,有好長一段時日,姊弟倆被母親禁足,不准靠近遊樂器材,只能在大廚房前的空地辦家家酒,或者去走廊安靜地聽老師上課。

小跟班長大,上學了,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在下課時間去廚房找媽媽報到,有時候呼朋引伴,一起去幫忙洗菜、刨瓜皮、挑菜葉、數饅頭餐盤,在那個年代,學校有營養午餐供應,是多麼幸福的大事啊!每個班級近乎六十個小朋友,每班有三大桶食材,兩菜一湯、外加白米飯或饅頭,幾乎沒有餿水可回廚房、也沒有剩餘飯菜可打包,一周六天,天天都是桶子見底,每個班級自行將桶子洗乾淨了,再搬回廚房擺好,午後將廚房上下清洗乾淨、上了鎖,母親和搭檔就可以安心回家忙自家農事。

六年小學生涯,不只上學求得了知識,可以當廚工媽媽的幫手,更是讓我引以為傲。有個當廚工的母親,是同學們既羨慕又嫉妒的對象,可以去廚房當幫手,更是人人爭取的熱門差事,在不影響課業的原則下,老師欣然讓我們親身體驗烹飪的苦與樂,或許是從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對廚藝不排斥,每次進廚房手忙腳亂時,腦子裡湧現小學那幾年光景,就覺得幸福洋溢、樂在其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