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究竟剩下多少資產?據國內首度試編的中央政府資產負債表顯示,九十三年底中央政府淨值只有七千五百多億元,以目前政府每年舉債兩千多億元,舉債餘額每年增加近千億元的財政惡化情況來看,再過幾年中央政府恐會「破產」。
此中央政府資產負債表,是由立院預算中心研究員謝淑津編列完成,這也是她政大行政管理碩士論文的研究結論,指導教授是政大財政系系主任黃明聖。
謝淑津指出,九十三年底政府的總資產有三十三兆八千多億元,包括現金八千多億元、土地價值五兆五千多億元,以及基礎建設等,而中央政府的總負債則為三十三兆九百多億元,包括舉債餘額五兆九千多萬元、未付的道路徵收補償費兩兆五千多億元、軍公教退休基金潛藏負債兩兆一千多億元、勞保退休金隱藏負債一兆九千多億元等。
以總資產減總負債,九十三年底中央政府的資產淨額只剩七千多億元。但八十九年底至九十三年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卻增加九千多億元;若把中央政府的舉債加總起來,九十三年底,中央政府的總舉債餘額已高達五兆九千多億元,現在每年仍以上千億的速度在增加。
謝淑津說,九十一年起中央政府總決算首度出現「主要預算賸餘」由正轉負,即政府連付債務利息的能力都不足,須「以債養債」或「以債養息」;政府財政惡化程度遠比外界所評估的嚴重。黃明聖說,若把民國三十八年前的負債也計入,中央政府淨資產可能早是負的。